关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问题。 企业按低于面值的成本购入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如果该债券在持有期

2024-05-13

1. 关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问题。 企业按低于面值的成本购入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如果该债券在持有期

摊余成本是企业实际被占用的钱,也就是企业实际支付的钱。面值和实际支付的价款的差额,计入利息调整,然后每期用实际利息费用与收到的利息费用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如果是刚购入的话,摊余成本小于面值,肯定是减去利息调整中没摊销的金额,摊余成本小于面值。
举个简单的例子:
面值1000,实际购买价款900,不算相关费用的话,摊余成本就是900,利息调整100。利息调整就是尚未摊销的金额,1000-100=900,这么说能明白么。

关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问题。 企业按低于面值的成本购入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如果该债券在持有期

2. 购买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如何记账?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因此,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主要应解决该金融资产实际利率的计算、摊余成本的确定、持有期间的收益确认以及将其处置时损益的处理。
  新准则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同时,在持有期间应当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处置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应将所取得价款与该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例:某公司2007年1月3日购入新钢股份公司2007年1月1日发行的五年期债券,票面利率12%,债券面值100元,某公司按105元的价格购入800张,该债券每年付息一次,最后一年还本金并付最后一次利息。
  会计处理如下:
  1.2007年1月3日购入债券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成本80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4000
    贷:银行存款84000
  2.2007年12月31日计算利息并按实际利率法摊销溢价
  实际利率法在计算实际利率时,如为分期收取利息,到期一次收回本金和最后一期利息的,应当根据“债券面值+债券溢价(或减去债券折价)=债券到期应收本金的贴现值+各期收取的债券利息的贴现值”,并采用内插值法计算得出。
  根据上述公式,先按10%的利率测试:80000×0.620921+9600×3.790787=86065>84000
  再按11%的利率测试:80000×0.593451+9600×3.695897=82957<84000
  根据内插值法计算实际利率=10%+(11%-10%)×(86065-84000)÷(86065-82957)=10.66%,具体每年末计算利息摊销溢价金额见债券溢折价摊销表。
  2007年12月31日确认投资收益摊销溢价为:
  借:应收利息 9600
    贷:投资收益 8954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646
  2008年12月31日-2012年12月31日确认投资收益摊销溢价核算方法同上。
  3.最后一年偿还本金并付最后一次利息
  借:银行存款 896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成本 80000
      应收利息 9600
  按照新所得税法规定,企业进行长期债券投资,利息收入纳税只考虑按照债券票面金额、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不考虑折溢价因素,因此也不存在摊销问题,如果是投资国债则利息收入免税;因此在债券折溢价摊销、在中途转让以及到期收回投资时因为折溢价原因会涉及会计与税法的差异。结合本案例,公司2007年12月31日确认的投资收益是8954,但是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是利息收入为9600,因此需要纳税调增646元,其他年份同理。到期收回投资时还需要进行4000元溢价的纳税调减。

3. 关于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公司发行债券的付息的会计处理异同问题?

你说的没有错,就是用这个公式的,都有用!!
  摊余成本=期初+实际利率法下的利息-票面利率下的利息-减值(如果有的话),其实摊余成本本身没有含义,它的含义就是它的公式,本质上就是把实际支付的钱最终和名义上的钱搞成一致的,例如发债券最初票面是100,实际收了80元,20就是利息调整了,最终调出来的就是差额了,持有至到期投资也一样的。至于你问为什么要这样调整,这样分析吧:1)减值,你可以理解的,因为账面价值减少也要提取减值的 2)期初成本,肯定要的,因为你毕竟付了这么多的钱 3)利息调整,为什么会有差别在票面和实际之间,摊余成本法认为就是因为票面的利息和实际的利息不等,供求关系已经使得原来的票据价值不一样了,所以调整它使得它能够和名义的一致。
  希望对你有用!

关于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公司发行债券的付息的会计处理异同问题?

4. 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债券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的会计处理有什么不一样

你好,
很高兴为你回答问题!

解析:
总的来说,其二者的核算原则是不相同的,前者是以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来核算的,而后者则是以公允价值属性来计量核算的!
具体的来说: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以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来核算,并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余成本的计算与核算方法进行的。
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是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来核算的。其不仅用实际利率法对摊余成本进行摊余计量,并且在交负债表日,还以公允价值与该日的摊余成本之差来作为公允价值变动,将差额部分计入到“资本公积”中,同时将账面价值从摊余成本调整到公允价值。
这就是最为根本的区别,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是两条线,同时进行的,即实际利率进行摊余成本的计算和公允价值的公允价值变动同是进行核算的。

如果还有疑问,可通过“hi”继续向我提问!!!

5. 企业持有的3个月内到期的债券投资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吗

是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核算企业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根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定义,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通常情况下,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应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故长期股权投资不会被分类转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及其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进行核算。
并且一旦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及其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后,不得转为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进行核算。

扩展资料长期股权投资只能转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可以转为长期股权投资。
在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借记“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收到现金股利或利息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
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所支付价款中包含了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的,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交易性金融资产

企业持有的3个月内到期的债券投资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吗

6. 企业购入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该债券的投资成本应为( )

东财会计学院研究生来答:
 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成本包括 成本和利息调整 两个明细  分录为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
    贷:银行存款
  所以持有至到期投资总科目与银行存款相等,即公允价值+相关交易费用

7. 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应付债券的抵销

1、关于“差额“投资收益(或贷记财务费用)”是如何产生的?”的回答。
   应该说,这个分录本身有误,导致你产生不理解的提问。

A  首先,将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应付债券相抵销。
   借:应付债券(发行方期末数*内部购买比例)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购买方期末数)
B  其次,将内部投资收益(即利息收入)和利息费用的抵销。
  因为企业集团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持有对方债券等内部交易,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在抵销内部发行的应付债券和持有至到期投资等内部债权债务的同时,将内部应付债券和持有至到期投资相关的利息费用与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相互抵销。应编制的抵销分录为:
借:投资收益(购买方)
   贷:财务费用 (在建工程等)(发行方)

  以上2个分录,请看明白,第2个分录是把购买方的债券收益(即投资收益)与发行方的债券利息支出(支出可能费用化,也可能资本化)相互抵销,而不是只抵销其中一方的投资收益或利息支出。
  2、关于“抵销以前期间资本化的利息支出”的回答。

C  要抵销以前期间资本化的利息支出,在建工程 或固定资产(资本化利息),是指发行方当初发行给内部公司的应付债券用于在建工程符合资本化的利息全额。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在建工程 或固定资产(资本化利息)
  以上分录中的借:“未分配利润-年初”指的是本期末抵销购买方当初从内部公司购买的债券(即持有至到期投资)所产生的利息收入(即当初的投资收益已在当年末结转到了未分配利润项目中了),并且从“要抵销以前期间资本化的利息支出”这句话也清楚说明了是以前期间的资本化利息,即你所说的当初。

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应付债券的抵销

8. 长期债券投资持有期间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长期债券投资持有期间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 *
· A.在资产负债表日计提利息,体现权责发生制的要求
· B.为了反应真实的投资收益,要求使用实际利率法
· C.在应付利息日,按票面利率计算利息
· D.在应付利息日,用实际利率计算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