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如何看待2020年一季度我国经济负增长

2024-05-14

1.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2020年一季度我国经济负增长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为1992年有季度统计以来的首次负增长。今年一季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危机,对各国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带来重大影响,宏观经济数据反映的其实是微观主体的冷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
一季度我国经济负增长不具有历史可比性。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要放在百年不遇疫情冲击的大背景下综合衡量。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严重抑制正常经济活动,世界多国经济已出现停摆半停摆状态,国际经贸往来几近停顿。疫情期间的经济运行,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下的经济运行不具可比性。所以,今年一季度经济下行并非中国经济发展基本面的正常反映,而是突发严重事件带来的结果。
中国经济经受住了疫情带来的空前考验。本次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疫情冲击,我们迅速果断采取超常规的防控举措,不仅在较短时间内阻断了本土疫情传播,也有力保障了14亿人的基本生活,保持了社会秩序安全稳定。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我们难免要付出一定代价,但生命无价,相比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济短期承压这个代价是必须承受的,也是值得付出的。
当前经济运行正常秩序正在有序恢复。目前各地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正在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进程。从3月份以来的情况看,各项经济指标正在逐步好转。生产方面,用电量、货运量等实物量指标明显恢复,3月份工业降幅比前2个月大幅收窄12.4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降幅收窄3.9个百分点,4月上旬用电量已同比增长1.5%。需求方面,内需正在不断恢复,一季度投资、消费降幅分别比前2个月收窄8.4个、1.5个百分点。预期方面,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回升16.3个、22.7个百分点,双双重回荣枯线以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指出,中国经济出现的复苏趋势令人鼓舞。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2020年一季度我国经济负增长

2. 大学生应该如何全面,客观看待2020年我国经济负增长?

客观来看,2020年会成为世界历史上的重要节点,跟1929年的大危机相提并论。世界可能会出现新冠前与新冠后的显著差异。在国际经济格局和国际治理格局上将会出现新的、更快的趋势。
中美两国之间的矛盾已经迅速地明朗化,新的矛盾和问题会展现。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会持续存在,中国的外部环境会出现局部的逆转,内部环境也会由于经济体发展的阶段而出现更大的困难和挑战。

扩展资料: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和精准把控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国内的体制机制改革,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许多平时不能或者难度比较大的改革可以在这个时候推进,比如市场环境的建设,产业链、供应链的完善,国内物流体系的改革,人口政策的调整,新基建的加速布局,城市圈战略的推进,等等。

未来中国的发展一定是取决于国内要素的配置效率提升,而不是数量的提升。所以,体制机制的建设尤为重要,高标准的、开放的市场体系会成为中国新一轮发展的动力,有利于中国调动全球要素资源实现自我的发展。对外开放、对内改革要继续深入地推行下去,要沿着市场化、法制化的方向持续推进,中国经济才能更好的行稳致远。

3. 大学生应该如何全面,客观看待2020年我国经济负增长?

客观来看,2020年会成为世界历史上的重要节点,跟1929年的大危机相提并论。世界可能会出现新冠前与新冠后的显著差异。在国际经济格局和国际治理格局上将会出现新的、更快的趋势。
中美两国之间的矛盾已经迅速地明朗化,新的矛盾和问题会展现。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会持续存在,中国的外部环境会出现局部的逆转,内部环境也会由于经济体发展的阶段而出现更大的困难和挑战。

扩展资料: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和精准把控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国内的体制机制改革,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许多平时不能或者难度比较大的改革可以在这个时候推进,比如市场环境的建设,产业链、供应链的完善,国内物流体系的改革,人口政策的调整,新基建的加速布局,城市圈战略的推进,等等。

未来中国的发展一定是取决于国内要素的配置效率提升,而不是数量的提升。所以,体制机制的建设尤为重要,高标准的、开放的市场体系会成为中国新一轮发展的动力,有利于中国调动全球要素资源实现自我的发展。对外开放、对内改革要继续深入地推行下去,要沿着市场化、法制化的方向持续推进,中国经济才能更好的行稳致远。

大学生应该如何全面,客观看待2020年我国经济负增长?

4. 我们应该如何全面,客观看待2020年一季度我国经济负增长?


5. 我们应该如何全面,客观看待2020年一季度我国经济负增长?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为1992年有季度统计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对此,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严鹏程表示,今年一季度极不寻常,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危机,对各国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带来重大影响。
也给我国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主要宏观经济指标都出现了明显下滑。宏观经济数据反映的其实是微观主体的冷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
第一,一季度我国经济负增长不具有历史可比性。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要放在百年不遇疫情冲击的大背景下综合衡量。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严重抑制正常经济活动,世界多国经济已出现停摆半停摆状态,国际经贸往来几近停顿。
疫情期间的经济运行,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下的经济运行不具可比性。所以,今年一季度经济下行并非中国经济发展基本面的正常反映,而是突发严重事件带来的结果。
第二,中国经济经受住了疫情带来的空前考验。本次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疫情冲击,我们迅速果断采取超常规的防控举措,不仅在较短时间内阻断了本土疫情传播。
也有力保障了14亿人的基本生活,保持了社会秩序安全稳定。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我们难免要付出一定代价,但生命无价,相比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济短期承压这个代价是必须承受的,也是值得付出的。
第三,当前经济运行正常秩序正在有序恢复。目前各地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正在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进程。从3月份以来的情况看,各项经济指标正在逐步好转。生产方面,用电量、货运量等实物量指标明显恢复,3月份工业降幅比前2个月大幅收窄12.4个百分点。
服务业生产指数降幅收窄3.9个百分点,4月上旬用电量已同比增长1.5%。需求方面,内需正在不断恢复,一季度投资、消费降幅分别比前2个月收窄8.4个、1.5个百分点。预期方面,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回升16.3个、22.7个百分点,双双重回荣枯线以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指出,中国经济出现的复苏趋势令人鼓舞。


第四,强大国内市场正在有力发挥托底支撑作用。我国拥有14亿人的大市场,拥有完备的产业体系和丰富的人力资源,市场纵深和回旋空间巨大。在这次疫情应对中,不少企业顺应防控需要,迅速开展技改扩能和转产扩产。
一些满足群众基本需要的工农业产品生产和销售保持了正增长,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等行业快速发展,线上课堂、网上办公、远程医疗等新业态成长迅猛,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大幅增长13.2%。
一批重大外商投资项目建设正在加快推进,一些国际知名企业也在就区域总部落户中国等加快洽谈进程。这些逆势成长的新增长点增长极,都展示出中国经济的巨大发展潜力。
第五,宏观对冲政策仍有很大空间并将持续发力。为应对疫情冲击,前一阶段在帮扶企业、稳定就业、扩大内需等方面,各地各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目前这些政策正在逐步落地。我们也注意到,受国际疫情“二次冲击”等影响。
国内供需循环还没有完全畅通,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仍面临较大困难,一些个体工商户停业歇业问题还比较突出。对各类市场主体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我们感同身受。下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
在财政金融、投资消费、就业民生等方面,抓紧推出一批更有力度、更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着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提高生存发展能力,切实稳定经济运行。“总体上看,这次疫情没有也不会改变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疫情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是阶段性的。”
严鹏程强调,我们相信,依托强大国内市场支撑,通过宏观政策对冲,畅通经济循环,发挥各类市场主体作用,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克服眼前的困难,推动经济发展尽快恢复到正常轨道,完成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我们应该如何全面,客观看待2020年一季度我国经济负增长?

6. 为何我国经济在2020年能够迅速扭转一季度大幅度下降的不利局面?

今年,面对空前的就业压力,各地区各部门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持续加大民生投入。产业转型发展的动力明显加快,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动能逆势成长

在疫情影响下,产业转型发展动力明显加快。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动力逆势而上,为助力疫情防控、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促进经济增长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新的模式和模式,如网上购物和商品直播继续流行,而新兴的在线办公、远程医疗咨询和在线教育的需求非常强劲。”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军表示,在全球经济动荡和严重衰退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要率先实现稳定和反弹,有“三大支撑”。

第一,中国将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协调,有效促进了生产生活条件的恢复。二是灵活适度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为实现“六个稳定”、“六个保证”的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第三,我们采取主动毫不动摇的开放措施,稳定了对外贸易、外资和供应链,也稳定了国内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预期。

疫情防控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经济复苏步伐加快。中国在不放松疫情防控力度的同时,努力做到“六稳”、“六保”,充分调动供求关系。

7. 为何我国经济在2020年能够迅速扭转一季度大幅度下降的不利局面?

今年,面对空前的就业压力,各地区各部门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持续加大民生投入。产业转型发展的动力明显加快,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动能逆势成长

在疫情影响下,产业转型发展动力明显加快。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动力逆势而上,为助力疫情防控、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促进经济增长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新的模式和模式,如网上购物和商品直播继续流行,而新兴的在线办公、远程医疗咨询和在线教育的需求非常强劲。”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军表示,在全球经济动荡和严重衰退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要率先实现稳定和反弹,有“三大支撑”。

第一,中国将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协调,有效促进了生产生活条件的恢复。二是灵活适度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为实现“六个稳定”、“六个保证”的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第三,我们采取主动毫不动摇的开放措施,稳定了对外贸易、外资和供应链,也稳定了国内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预期。

疫情防控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经济复苏步伐加快。中国在不放松疫情防控力度的同时,努力做到“六稳”、“六保”,充分调动供求关系。

为何我国经济在2020年能够迅速扭转一季度大幅度下降的不利局面?

8. 2022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 4.8%,对于我们普通百姓有哪些影响

个人认为三月份最令人揪心的数据为,城镇调查失业率高达5.8%,创2020年年初以来新高,大城市调查失业率突破6.0%高于5.5%的调查失业率目标,当然这究竟是局部封锁造成的返乡潮的短期失业还是长期失业,仍然需要观察。

总结以下几点

1.一季度数据不甚理想但是符合预期,不至于失速。

2.一季度数据主要为基建超前发力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拉动,叠加产业升级对出口促进的作用二产数据好于预期。

3.社消和房地产这两个增长拉动项依旧低迷。

4.这种增长仍然是属于k型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有限,调查失业率提高,贫富差距仍在加大。

再说一下后面几个季度的预测

首先四月份疫情仍然比较严峻,叠加三月份疫情的一些滞后影响,四月份的数据不需要期待太多,二季度数据好坏的焦点在于上海疫情什么时候结束,如果说南开大学预测的五月中旬上海疫情结束成真的话那当然最好不过,只要五月份上海社会面疫情好转,并且一线城市不再出现大规模新发疫情导致封城,那么五月份疫情的负面影响就会趋于三月份以前,届时叠加财政货币政策发力的影响(类似一二月份),可能二季度数据不至于特别难看。当然以上是建立在上海疫情社会面受控并且没有新的一线城市封城的前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