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写一篇有关现在时事政治的论文 2000以上

2024-05-24

1. 帮忙写一篇有关现在时事政治的论文 2000以上

我自己写的一篇关于中国对朝鲜政策的论文,不知道合适你不?呵呵。
 朝鲜问题是当今世界备受关注的国际问题之一,然而从根本上言,朝鲜半岛问题一方面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最终实现半岛统一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利用什么样的机制维护现实中半岛的和平、稳定局势的问题。
  建立平衡,目的在“和”;打破平衡,本意为“战”。眼下的朝鲜半岛,各方都想“和”而不想“战”,所以谋求战略平衡是必然之举。
纵观各方战略博弈,有三种平衡关系至关重要,并且牵动全局。这就是中俄美关系、朝美关系和朝韩关系。“三个平衡”相对独立,相互影响,共同调节朝鲜半岛局势的发展走向。
第一个平衡:中俄美关系。这三个国家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事务中举足轻重,但又都与朝核问题密切相关。朝鲜作为一个偏于一隅的小国,倘若没有把这三个大国搅和其间,也不可能闹出太大动静。所以说,朝鲜是站在大国的“肩膀上”,创造了小国玩转“大外交”的局面。然而,中俄美的平衡关系,却又是朝鲜“以小博大”的前提条件,如果这种平衡关系被打破,朝鲜也就失去了博弈的基础。试想,中俄美若是“一边倒”,朝鲜还能撑几天?反之,这三个大国若是“分庭抗礼”,朝鲜半岛也决无和平可言。正是因为中俄与美国保持了一种“合理距离”,朝鲜半岛才实现了战略平衡,才有可能在经历多次危机的险境中,避免了新的战争发生。
第二个平衡:朝美关系。朝鲜和美国既是对手,也是“欢喜冤家”,更是解决朝核问题的关键方。没有美国的威胁和打压,朝鲜不至于饿着肚子搞核武,此乃因果关系。美国需要保留朝鲜这样一个对手,以获得长期在东北亚保持军事存在的理由,但又不允许朝鲜对自己及其盟友造成重大威胁特别是核威胁,这是一种相互背离的矛盾关系。正因如此,朝美双方都希冀建立于己有利的战略平衡。朝鲜指望以核武为筹码,既能自保,也能换取美国的安全承诺,甚至实现朝美关系正常化。美国则意在剥夺朝鲜的核能力,使其重新成为处在弱势地位的对手,所以既不能和朝鲜走的太近,也要防止朝鲜把自己拖入一场新的战争。于是,朝美双方依托“六方会谈”,明争暗斗,讨价还价,甚至不惜各出难题,让“会谈”几度功败垂成。朝鲜和美国这种相战不易,相和更难的较量,正是朝核问题成为“死结”的根本原因。
第三个平衡:朝韩关系。朝鲜和韩国,虽是同一民族的两个国家,但彼此都有一统半岛的欲望,背后也不乏大国支持。北方统一南方已成历史,南方统一北方也谈何容易,双方即便宿愿难改,毕竟要面对现实。朝鲜敢战,却并无胜算,韩国惧战,但也有破釜沉舟的准备。从实际情况看,南北双方都不想再次陷入战火之中,表面上剑拔弩张,每到关键时刻却总能化险为夷。这不是偶然因素在起作用,而是双方的战略使然,在统一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朝鲜和韩国都乐于维系现在这种“对峙平衡”。朝鲜发展核武,是要弥补常规武器方面的劣势,而韩国坚决要求朝鲜弃核,目的也在于恢复以往的“军事平衡”。尽管如此,只要朝韩双方都不动手,朝鲜半岛就会依然保持危机频仍,但战事可休的局面。
就目前形势而言,以上“三个平衡”,第一个相对稳定,第二个正在发展,第三个在向稳定方面转化。近期盛传朝鲜要进行第三次核试验,与此同时美国也宣称要和朝鲜直接对话,无论其前景如何,都是朝美之间的较劲,双方都在继续寻找新的“平衡点”。朝美两国肯定要接近,舍此不足以解决朝鲜的安全顾虑,也很难让朝鲜重开谈判。但朝美也不可能走的太近,因为美国还需要保留这样一个对手,况且还有另外“两个平衡”的制约和影响。
对于中国来说,保持朝鲜半岛稳定及和平解决朝核问题,这是多年来始终如一的立场,也完全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但在建立半岛战略平衡关系方面,中国只可能在“第一个平衡”关系上发挥作用,对另两个平衡关系很难施加直接影响。笔者以为,中国现在要做的事情,是努力维护中俄美在朝核问题上的平衡关系,静观朝美和朝韩关系的发展。一旦后两个平衡关系难以建立,或者横生枝节,还是要通过中俄美的共同介入来解决问题,中国应当有这样的耐心。

帮忙写一篇有关现在时事政治的论文 2000以上

2. 近半年时事政治论文2000字

  时事政治论文如下:
  一、吃的讲营养
  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消费观念在逐步改变,食物消费注重结构的调整,注重讲究营养。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1269元,比2000年增长28.3%,年均增长5.12%。主要表现为主食消费比重下降,农村居民人均主食消费308元,占食品消费支出的24.32%,比2000年下降1.8个百分点,各种营养较丰富的副食类消费增加,如:2005年肉及制品人均消费286元,比2000年增加149元,增长87.59%;水产品人均消费32元,比2000年增加14元,增长77.77%;水果类食品人均消费45元,比2000年增加26元,增长36.84%。
  二、穿着讲时尚
  过去农民不富裕是一衣多季,现在农民富裕了是一季多衣,而且非常注重讲究服装面料、款式、和品牌。过去的布鞋、胶鞋也被各式皮鞋、波鞋所替代。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167元,比2000年增长70.42%,年均增长11.21%。其中人均服装支出118元,比2000年增长118.54%,年均增长16.93%;购买面料支出2.2元,下降45.13%,年均下降8.83%。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鞋帽袜类支出40元,与2000年的32元相比,增长了25.11%。
  三、住房讲宽敞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农村生活水平提高最直观、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住房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大部分住上了楼房。2005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309元,比2000年增长70.73%,年均增长11.33%;年末住房面积人均36.4平方米,比2000年多了7.1平方米,增长24.23%,年均增幅4.42%。其中,楼房面积26.6平方米,增长40.71%,年均增长7.13%,占住房总面积的73.12%。钢筋混凝土面积20.5平方米,增长49.64%,年均增长8.44%;砖木结构面积15.9平方米,增长5.33%,年均增长1.10%。现在农村一幢幢新房处处可见,它们不仅外观新颖漂亮,而且室内装璜考究、设施齐全、美观舒适,改变了原来基本不装修、室内没摆设的状况。
  四、家电讲高档
  随着收入的稳步增长,城乡用电同网同价政策的落实,农村居民一改过去买得起家电而用不起电的状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高档家用电器已不再是奢侈品,正成为农村居民生活要素的重要内容而逐步走进寻常百姓之家。截止2005年底,郴州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洗衣机30台、电冰箱29台、彩电93台,比2000年分别增长66.73%、163.61%、89.83%,年均增长10.81%、21.24%、13.72%。一些更为高档的热水器、空调等耐用消费品正在成为收入水平较高农户的消费热点。
  五、交通、通讯讲便利
  近几年以来,各级政府加大了为民办实事的力度,使农村交通、通讯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城乡路网四通八达,为农民使用现代化交通、通讯工具“铺平了道路”。2005年人均交通、通讯消费支出240元,比2000年增长1.6倍,年均增长20.61%,交通、通讯成为近几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其中,交通工具人均支出23元,增长43.8%,年均增长7.52%;通讯工具人均支出42元,增长3.2倍,年均增长33.23%。2005年底每百户农户拥有摩托车42辆,移动电话75部,电话61部。
  六、文化娱乐丰富多彩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文教娱乐费用的支出不断增长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用于文教娱乐方面的支出344元,比2000年增长30.81%,年均增长5.52%。2005年底每百户农户拥有组合音响23台、照相机5架、家用计算机2台、高档乐器1台。
  七、生活环境优美
  近年来,农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都得到很大改善,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2005年,全市100%的行政村通了公路,100%的行政村通了电话,100%的行政村通了电,农户住宅电话普及率已达60.61%,农户饮用自来水普及率达43.21%。森林覆盖率逐年增长,水泥硬化乡村公路里程逐年增加,城镇化率逐年提高。2005年起,我市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农民生活的提高将从制度上得以保证,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能力增强。
  八、人口素质提高
  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与人口素质的提高息息相关。“十五”期间,郴州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较快。从全市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看,2005年7-15岁农村小孩的入学率为97.8%,比2000年提高0.7个百分点。农村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劳动力比重由2000年的64.81%上升到2005年的73.52%。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为8.6年,比2000年高0.3年。
  郴州大手笔展示大变化 “南大门”成省级文明城市
  9月27日,在全省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表彰会上,郴州市成为继岳阳、常德和长沙之后,由省委、省政府正式命名的第四个省级文明城市。该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也即将圆满成功。
  从“南大门”到“后花园”
  1995年,是郴州2000多年建制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这年,国务院批准郴州撤地建市。但当时的郴州城市规模过小,城市人口少,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偏低,与湖南“南大门”的位置、与连通粤港澳的区位优势以及与广大市民的愿望和要求均极不相称。
  为了赢得加快发展的主动权,在调查研究、审时度势、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时任市委书记的梅克保和市委、市政府一班人集思广益,确立了“加快建设湖南‘南大门’,努力营造粤港澳‘后花园’”的战略思路,变区位优势为开放优势,变交通优势为流通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推动郴州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市委、市政府的意图很明显,一方面,通过加快建设“南大门”,实施“开放带动”首选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力求使郴州的经济发展成为全省的“亮点”,并对全省开放和发展起到好的带头作用。另一方面,通过营造粤港澳“后花园”,紧贴市民的需求,改善人居条件,美化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建设文明城市,扩大对外开放度和知名度。
  1998年,年富力强的梅克保调任衡阳市委书记,儒雅清秀的李大伦从湘西来到郴州走马上任。在对郴州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后,2000年,市委、市政府又确立了“南延东进”的城市发展战略,提出5-8年在城南新区再建一座郴州城的目标。
  短短7年里,郴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近40亿元,完成大小工程项目300多个,其中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0.8亿元。2001年,中心城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24个,计划总投资4.6亿元,完成投资3亿多元。今年,市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1个,计划完成投资7亿多元,到目前为止,完成投资1.6亿元。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增幅高出全省平均水平;地方财政收入总量再居全省第二;综合经济指标名列全省第三;利用外资总量跃升全省第二。
  两大城市杰作
  城市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面貌是一个地方精神风貌、投资环境、领导管理能力的综合反映。为了把城市做大做好做美,郴州市树立了“抓城市建设和管理就是抓经济”的思想,城市建设驶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如今,让郴州市民津津乐道的两大手笔均已建成,并开始发挥了效益。总面积达13.69万平方米、总投资8000多万元的五岭广场,建设资金采取以地生财方式筹集。工程从1999年10月正式动工,次年5月1日交付使用。它的建设是市委、市政府的一篇“杰作”,它在做活经营城市文章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土地是城市最大的存量资产,做活土地文章是盘活存量资产的关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盘活存量资产最有效的手段,城市建设是工业化的载体,可以说,修建一条路,带动两边土地升值,激活一批产业,从而推进工业化进程,为政府增加税源。
  据统计,从1999年至2001年,郴州市城区市政基础设施总投入达10.8亿元,相当于前20年投资总和的20倍,其中政府直接投入只占15%,信贷投入占28%,其余57%均靠经营城市而来。今年,该市组织开展了“城镇经营建设管理效益年”活动,市城区通过市场经营又将筹资15亿元,完成11个城市建设重点项目。
  郴州的第二大手笔是郴江河的治理。郴江河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近7亿元,在规划建设方面,坚持了多目标兼顾的原则。沿江道路及防洪堤坝的建设,不仅仅单纯是解决道路交通和城市防洪问题,还兼顾了改善郴江河水域生态环境,改进河道可达性与亲水性,改善沿江单位、居民生活环境,同时,带动相关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该项目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沿江风光带的建设,充分考虑了城市居民对城市空间环境的需求。主要是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娱乐的生活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使人与自然更贴近、更融合。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没有个性和文化品位的城市是没有生气和灵魂的城市。在城市扩容过程中,郴州市委、市政府十分注重城市品位的提升。
  郴州市在这方面的做法,一是提升城市生态品位。郴州自古为林中之邑,南宋诗人吴镒曾留下“他年休歇处,诗里识郴州”的美言,北宋词人秦观更是写下“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的千古佳文。根据城市的地理和自然优势,郴州市提出了“以山壮城、以水秀城、以绿美城,把森林搬进城市,让城市变成花园”的口号,在建设中力求使基础设施、园林绿化、公共建筑和设计达到个体与群落、局部与整体、自然与色彩的和谐统一。先后修建了由人行游道、河西走廊、江滨游园等景观组成的郴江沿江风光带,建设了人民路、国庆路生态园林带、天堂温泉生态园林景区和王仙岭生态旅游区。2001年,该市实施了“5000棵大树进城工程”,今年3月又开展了“城区绿化月”活动,掀起了全民参与绿化的热潮。城区公共绿地面积都超过了省级园林城市标准。
  第二大举措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人民把城市雕塑比喻为“城市的眼睛”,郴州市的城市雕塑把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结合起来,既注重自然景观的开发又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如“苏耽跨鹤”城雕借古寓今,折射出郴州今昔的巨大变化;“神农作耒耜于郴”城雕置身于开阔大气的五岭广场之中,显得庄严凝重,喻示着郴州悠久深厚的历史文脉。

3. 政治时事论文(1500字)急!

最近一段时间,令人关注的是农民工返乡的新闻。 

据安徽媒体11月30日的消息,该省已有40万农民工提前返乡,占外出务工农民工总数的3.6%。这是继劳务输出大省江西之后,又一个能具体报出返乡农民工确切数字的省份。此前,江西省的相关报告称,该省共有30万农民工返乡。 

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有关企业倒闭、农民工返乡的传言不绝于耳,但是,很多传言中的数字很快又遭到质疑。这提醒我们,应对金融危机,最基础、最迫切的工作是掌握准确的、动态的信息,以备决策部门提出相应对策。当然,农民工分散而流动性较强,信息搜集有相当难度,稍有滞后也在情理之中,但是,地方政府应该密切关注相关动态。江西、安徽两省能及时掌握较确切的信息,实属难能可贵。 

提及“农民工返乡”,许多报道多呈紧张情绪。然而,值得分析的是,大批农民工提前返乡,虽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事,但具体情况却需分别对待。 

从产业布局来看。劳动力的就业状况向来就是产业状况的风向标。改革开放30年,大批农村劳动力向东南沿海转移,是因为珠三角、长三角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兴起。而现在,在人民币升值、汇率变动、金融危机等因素的作用下,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挤压,一些企业关停并转在所难免。在这样的前提下,歇业的农民工返回家乡,不失为一种选择。可以说,这一次劳动力的返乡休养,或许就是为下一次产业的升级积蓄能量,当然前提是相关地方和部门能积极引导,及早制定培训计划。 

从农民工的实际情况看。据分析,提前返乡的农民工有几种情况:一是认为当前在城里呆着收入不高,与城市生活相比,回乡生活的成本可能更低,无奈只好回家等待机会。二是国家一系列政策对农村的倾斜,让他们感觉在家乡也可能存在发展的机会。从实际看,这两种情况也不无道理。农民工从农村向沿海转移,是基于一个前提:城市有足够的就业空间。如果这个就业的空间缩小或是投入产出比不合算了,农民工自然有权作出去留的决定。 

劳动力的使用随产业的波动而波动,这是一个浅显的道理。只是这样一个波动来得太突然,我们一时还不能适应。在经历了长时间、大规模农民工由西向东的转移,不久前才遇上“用工荒”,当这一难题尚未解决之时,我们又猝不及防地要面对大量农民工下岗返乡潮。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虽然看似深不可测并难以驾驭,其实仍有迹可循。返乡潮的提前出现,不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经济转向的讯号,更是一个需要直接面对并解决的现实经济现象——事实上,我们早就该关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了,现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 

大批农民工返乡,让我们得以再次思考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富余劳动力如何使用,并进行新的探索。各地各部门已经开始行动了。江西、安徽、湖北等地引导农民工到省内企业工作,并进行培训;教育部也发出通知,让职业学校培训返乡农民工。这些应对的措施都是积极的。如果行之有效,不失为转“危”为“机”的新契机。

政治时事论文(1500字)急!

4. 关于2011年时事的政治小论文,1000字以上

刚好我今天写了一篇,也是时事政治的作业,基本上全部都是我自己写的,希望你能满意!

对于中国目前高铁发展的看法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年均增长率超过了两位数,成为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其成就堪称举世瞩目。就在前不久,中国经济规模就已经超越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般的普通老百姓最关心的切身问题,由之前的着力解决温饱,变成今天追求生活品质,提高幸福指数。今天的中国,已经越来越现代化,我们和世界各国一起,分享现代化的成果。
然而,按照人均来计算,中国的各项社会经济指标仍然离美、日、德、英、法等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所以我们面临的任务还很艰巨,必须继续加把劲,全力发展国民经济。我是一个来自四川的学生,现在在离家两千多公里的上海学习工作,自从父母来到上海工作以来,十年间每年寒暑假我都要往返成都和上海,以我自己的亲身经历,见证着中国铁路的发展和进步。最近这些年来,中国的铁路建设可以说是领跑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其成就真的是日新月异,捷报频传。现在,我想谈谈我对中国铁路建设的一点看法。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铁路都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国家的大动脉,大众化交通工具。在综合交通体系中,铁路处于骨干地位。根据我所找到的资料,目前中国大量的长距离物资运输和中长途旅客运输主要由铁路承担,每年完成的旅客周转量约占全社会旅客周转量1/3多,完成货物周转量约占全社会货物周转量的一半以上。可以说,没有铁路的现代化就难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中国幅员辽阔、内陆深广、人口众多,资源分布及工业布局不平衡,铁路运输在各种运输方式中占有的优势更加突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为了解决长期起来严重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交通运输问题,从2003年起,中国铁路开始实行跨越式发展。国家投入巨资,掀起全面建设高速铁路的高铁。党的十六大以来短短几年,中国高铁屡创奇迹,实现了从“追赶”到“引领”的重大跨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铁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高铁发展总体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09年12月26日,世界上一次建成运营里程最长的时速350公里高铁——武广高铁开通运营。此后,2010年,时速350公里的郑西、沪宁、沪杭高铁和时速250公里的福厦、昌九、长吉、广珠、海南东环线高铁陆续建成通车。从上海到我的家乡四川成都的沪蓉高铁,也在今年年初的1月11日开通运营。还有,中国历史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投资最大的京沪高铁也已经全线铺通,2天前在山东枣庄到上海虹桥之间开始进行联调联试,并创造了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运营铁路试验最高速,成为中国高铁引领世界的新坐标。
当然我最关心的,自然是从上海到成都的沪蓉高铁(也叫“沪汉蓉客运专线”)。沪汉蓉客运专线是中国“四纵四横”客运专线中最长的“一横”,它由上海出发,途经南京、合肥、武汉、重庆等城市到达成都,全长2078公里。自从它开建以来,我一直都关注着这条铁路的建设进度,梦想着以后乘坐高铁回老家,那样就不用忍受30多个小时的颠沛流离之苦了。今年1月份,我终于等到了沪蓉高铁开通的消息。但是看到新闻的时候,我并不如我之前期待的那样开心,相反有些失望:铁路虽然是修好了,但是在上面跑的火车太“高档”了,不是我这样的学生能够承受的。
此次开通的动车组全程运行时间15个半小时,列车内只设有软座和卧铺两种坐席。据称,该线路目前是国内最高级的车厢,软卧车厢每个铺位都配有独立视频系统,高级软卧更是配有小型会议室,还有沙发、衣柜等设施。如此奢华的车厢,票价自然不菲。相对便宜的二等软座都要501元,而且全列16辆车厢仅有122个座位,剩下的都是贵得多的卧铺,其中普通软卧1035元、1165元,高级软卧2075元、2330元。就这样堪比五星级酒店的票价,还是打折得来的,约为原价的7折。而从上海到成都和重庆的航班,经济舱全价仅在1500元左右,全程不过两个小时。
我个人认为,这样的需求与供给,存在严重不匹配,至少是有些欠妥的。事实上,由于大量的四川、重庆籍务工人员在长三角地区打工,每年春运期间,上海到成渝方向火车票,在加开多辆临客的基础上还是一票难求。就我所生活的地方来说,周围就有很多从四川老家来沪工作的农民工,每年过年都有很多人回不了家。显然,这样的列车开通后,沪蓉之间的普通列车必然大大减少,这必将给普通百姓的出行带来不便,令其要么无法回家,要么不得不选择票价高昂的动车或者飞机。另外,这么昂贵的车票,其上座率必然不高,甚至可能出现车厢空座的情况,造成极大的浪费。而如果能够降低列车的“档次”,在花同样多的钱的情况下,可以服务多得多的普通老百姓,这样一来,长期困扰我们的“春运”难题就可以大大缓解了。
不过总体来说,我对中国高铁的发展还是持肯定态度的。眼下,京沪高铁开通运营在即,国家“四纵四横”的客运专线网络也将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完全建好。我真希望接下来陆续开通的高铁的票价不要太高,让更多的人能坐得起高铁!

5. 求一片2000字的 《2011时事政治论文》 谢谢

从胡锦涛访美展望中美关系是否“给力”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于2011年1月18-22日访问美国,他的美利坚之行将受到全球各方的关注。 

  中美关系被视为是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胡锦涛访美将对未来的中美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是机遇还是挑战?他的访问是给力还是不给力?未来的中美关系将何去何从呢? 

  二零一一年是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受邀访问中国四十周年,他的访华被视为中美关系的转折点。不久以后,中国和美国这个世界上主要的两个东西方大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在中美建交的头十年中,借着邓小平的开放改革的政策的东风,中国在经济领域可谓是最大的受益者,一些学者称这段时期是中美蜜月期。冷战结束后,中美关系始终保持着非敌非友,对抗与合作并存的趋势。 

  虽然中美之间存在很多分歧,同时也保持着许多稳定的因素。中美两国是主要的贸易合作伙伴,在反对恐怖主义、防止核扩散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 

  两国关系的跌宕起伏使笔者联想起一九六二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美术片《没头脑和不高兴》。美国一旦“没头脑”了,中国就要“不高兴”了! 

  高开低走 

  从二零零九年十一月奥巴马总统首次访问中国,到十二月份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再到美国政府最后批准向台湾出售爱国者导弹,又发生谷歌撤华的网络自由纠纷,接着美日韩三国外长会议拒绝中国提议,不同意无条件启动六方会谈,2010年的中美关系算得上是折腾的一年。 

  核心问题 

  中国官方一直称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中美两国外交关系的政治基础。美国官方向来公开宣示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同时根据其国内法《台湾关系法》,出口大批防御性武器给台湾,以作为防卫中国大陆攻台之用,甚至扩散到了南中国海、东海和黄海。有关中美在东亚的海上安全、航母航行自由以及是否正在争夺新的“势力范围”问题,都成为了中美关系新的、却在不断扩大的裂痕。 

  国际合作 

  中美“国际合作”包括诸如气候变化和国际金融改革,还有国际关系中的伊朗和朝鲜的核计划问题。 

  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拥有对所有提议的否决权。在一些“重要国际与地区问题”上,中国能真正采取些行动的,恐怕只有伊朗和朝鲜核问题。 

  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崛起,综合国力提升,中国对美态度逐渐强硬起来,不利于两国国际合作。用一个在德国的中国网友谢盛友的话说:“中国目前哪是美国的“对手”? 

  影响两国关系性质变化的关键因素有两个:一是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发展。二是美国的超级大国的地位。如果中国的经济发展导致民主化,中美之间的战略关系将改变。 

  笔者认为,不论此次胡锦涛访美是否给力,未来的中美关系仍将合作多于冲突,共同利益大于彼此分歧,也算是“美中不足”吧! 

数字不够?还差800? 请楼主自己看完,然后写出你的政治观点就够了~

求一片2000字的 《2011时事政治论文》 谢谢

6. 2011年时事的政治小论文,1000字以上

对于中国目前高铁发展的看法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年均增长率超过了两位数,成为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其成就堪称举世瞩目。就在前不久,中国经济规模就已经超越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般的普通老百姓最关心的切身问题,由之前的着力解决温饱,变成今天追求生活品质,提高幸福指数。今天的中国,已经越来越现代化,我们和世界各国一起,分享现代化的成果。
然而,按照人均来计算,中国的各项社会经济指标仍然离美、日、德、英、法等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所以我们面临的任务还很艰巨,必须继续加把劲,全力发展国民经济。我是一个来自四川的学生,现在在离家两千多公里的上海学习工作,自从父母来到上海工作以来,十年间每年寒暑假我都要往返成都和上海,以我自己的亲身经历,见证着中国铁路的发展和进步。最近这些年来,中国的铁路建设可以说是领跑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其成就真的是日新月异,捷报频传。现在,我想谈谈我对中国铁路建设的一点看法。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铁路都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国家的大动脉,大众化交通工具。在综合交通体系中,铁路处于骨干地位。根据我所找到的资料,目前中国大量的长距离物资运输和中长途旅客运输主要由铁路承担,每年完成的旅客周转量约占全社会旅客周转量1/3多,完成货物周转量约占全社会货物周转量的一半以上。可以说,没有铁路的现代化就难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中国幅员辽阔、内陆深广、人口众多,资源分布及工业布局不平衡,铁路运输在各种运输方式中占有的优势更加突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为了解决长期起来严重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交通运输问题,从2003年起,中国铁路开始实行跨越式发展。国家投入巨资,掀起全面建设高速铁路的高铁。党的十六大以来短短几年,中国高铁屡创奇迹,实现了从“追赶”到“引领”的重大跨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铁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高铁发展总体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09年12月26日,世界上一次建成运营里程最长的时速350公里高铁——武广高铁开通运营。此后,2010年,时速350公里的郑西、沪宁、沪杭高铁和时速250公里的福厦、昌九、长吉、广珠、海南东环线高铁陆续建成通车。从上海到我的家乡四川成都的沪蓉高铁,也在今年年初的1月11日开通运营。还有,中国历史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投资最大的京沪高铁也已经全线铺通,2天前在山东枣庄到上海虹桥之间开始进行联调联试,并创造了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运营铁路试验最高速,成为中国高铁引领世界的新坐标。
当然我最关心的,自然是从上海到成都的沪蓉高铁(也叫“沪汉蓉客运专线”)。沪汉蓉客运专线是中国“四纵四横”客运专线中最长的“一横”,它由上海出发,途经南京、合肥、武汉、重庆等城市到达成都,全长2078公里。自从它开建以来,我一直都关注着这条铁路的建设进度,梦想着以后乘坐高铁回老家,那样就不用忍受30多个小时的颠沛流离之苦了。今年1月份,我终于等到了沪蓉高铁开通的消息。但是看到新闻的时候,我并不如我之前期待的那样开心,相反有些失望:铁路虽然是修好了,但是在上面跑的火车太“高档”了,不是我这样的学生能够承受的。
此次开通的动车组全程运行时间15个半小时,列车内只设有软座和卧铺两种坐席。据称,该线路目前是国内最高级的车厢,软卧车厢每个铺位都配有独立视频系统,高级软卧更是配有小型会议室,还有沙发、衣柜等设施。如此奢华的车厢,票价自然不菲。相对便宜的二等软座都要501元,而且全列16辆车厢仅有122个座位,剩下的都是贵得多的卧铺,其中普通软卧1035元、1165元,高级软卧2075元、2330元。就这样堪比五星级酒店的票价,还是打折得来的,约为原价的7折。而从上海到成都和重庆的航班,经济舱全价仅在1500元左右,全程不过两个小时。
我个人认为,这样的需求与供给,存在严重不匹配,至少是有些欠妥的。事实上,由于大量的四川、重庆籍务工人员在长三角地区打工,每年春运期间,上海到成渝方向火车票,在加开多辆临客的基础上还是一票难求。就我所生活的地方来说,周围就有很多从四川老家来沪工作的农民工,每年过年都有很多人回不了家。显然,这样的列车开通后,沪蓉之间的普通列车必然大大减少,这必将给普通百姓的出行带来不便,令其要么无法回家,要么不得不选择票价高昂的动车或者飞机。另外,这么昂贵的车票,其上座率必然不高,甚至可能出现车厢空座的情况,造成极大的浪费。而如果能够降低列车的“档次”,在花同样多的钱的情况下,可以服务多得多的普通老百姓,这样一来,长期困扰我们的“春运”难题就可以大大缓解了。
不过总体来说,我对中国高铁的发展还是持肯定态度的。眼下,京沪高铁开通运营在即,国家“四纵四横”的客运专线网络也将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完全建好。我真希望接下来陆续开通的高铁的票价不要太高,让更多的人能坐得起高铁!

7. 2011时事政治3000字的论文

最近有两件事广受关注:其一,广东东莞政府部门集体办理“月月捐”——绑定一张银行卡,每月固定扣10元以上“捐款”。当地一名干部称,10元标准,并不过分。其二,沈阳、济南、西安等地群众向媒体反映,他们正在读小学的孩子被学校要求加入红十字会,并要缴纳5元会费。

针对批评质疑,东莞市民政局表示,“月月捐”可以随时参加随时退出;几个地方的红十字会也强调,中小学生入不入会,完全自愿。然而,在政府部门、学校这种对个人表现颇有压力的场合,即使内心对这种方式并不认同,又有多少人会因为几块钱的“小事”公然退出类似的“集体活动”?

小事其实不小。“郭美美事件”之后,我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公众的慈善热情,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与此同时,人们对于慈善的关注程度则有了极大提升。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前一些司空见惯的“慈善模式”正在被重新打量,比如对动用权力募捐的反思,比如对善款去向的关切。正如日前民政部有关负责人所说,一系列舆论风波引发的思考,让政府部门、慈善机构和社会公众对慈善事业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现代社会中如何开展让人民满意的慈善有了相当程度的反思,这对于提高慈善组织规范程度、运作水平是一个促进。

2011时事政治3000字的论文

8. 求最新时事政治论文 2000字左右。拜托了各位 谢谢

中国经济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经济正一天又一天的发展,这不仅仅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成果,更是我们人民对国家经济向好的信心,世界在变,中国在变,中国人民的生活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0年7月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中,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4.6%,其中将中国今年经济增长率的预测较上次提高了0.5个百分点,达到了10.5%。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的经济增速平均保持在了8%,“保八!保八!”这似乎成了今年中国经济行业喊得最亮的口号。在今年我们看到在国家4万亿投资计划以及系列扩大内需政策引领下,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速达到11.9%,这一数字是全球第一呀!前几天,一项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在以强劲的势头发展,在未来的世界中国必将成为一个闪亮的主角! 但是我们在为高速发展经济而欣慰时,我们必须看到,中国在许多方面任然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一项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人居国民收入仅为三千多美元,仅仅是日本的十分之一,这个差距是中国发展的一大缺陷;有一份外国的调查显示,中国的一位劳动者劳动8年+10个月的收入才等于英国劳动者劳动八个月的收入还等于美国劳动者劳动一年的收入。不仅是收入上的,还有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社会福利等等许多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差距。我们在高兴的同时还应从实际出发,把握时机,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从分发挥投资、消费、出口这三架马车的作用,不断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总之我们应该树立一个居安思危的心态,胜不骄败不馁,积极应对国际挑战,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促进国民经济蓬勃发展。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