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金本位和银本位的货币战争?

2024-05-16

1.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金本位和银本位的货币战争?

  在英国开始对中国大规模开展鸦片贸易之前,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明显的优势。中国的茶叶、瓷器和丝绸构成了突破世界市场壁垒无坚不摧的出口“铁三角”。当时中国市场的真实景象是:福建沿海的茶叶出口为当地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由于在生产和加工方面处于市场垄断地位,武夷山成为各国茶商竞相朝拜的圣地;在长江¬中下游,丝和棉是最重要的手工业产品,数十万丝棉生产和纺织专业大军创造出了品质优良和价格极具竞争力的商品,打遍世界市场无敌手;在珠三角地区,形成了景德镇—广州产业链,将豪华瓷器源源不断地送进欧洲王室贵族富丽的客厅。19世纪末,主管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在其《中国见闻录》中说道:“中国有世界最好的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丝和皮毛。他们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
  从16世纪到19世纪初,中国近400年的市场化程度和货币经¬济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了欧洲。其结果就是,欧洲从美洲发现的13.3万吨白银,最终有4.8万吨被欧洲人运到了中国。国际贸易的基本构架就是,中国创造了世界贸易商品的主要部分,西方掠夺了世界资源的主要部分,在白银从西方源源不断流向东方的过程中,也伴随着中国商品的滚滚西去。
  白银不断流向东方,造成了世界金融天平的严重失衡。
  由于长期向中国净输出白银,到17世纪末,欧洲白银短缺,出现了价格普遍下降的现象,同时贸易开始萎缩。1649~1694年,欧洲年均流通白银数量急剧减少,比1558~1649年的年均流通量减少了50%还多,而黄金流通量却增加了接近50%。
  白银减少是顺理成章的事,可黄金怎么会增加呢?
  原¬来,17世纪初,中国广州的金银价格比为1:5.5~1:7,而英国的比价为1:16,输送白银到中国不仅可以换得大量高利润的商品,还可以利用金银比价1倍以上的价格差,用便宜的白银在中国、日本和印度换回昂贵的黄金。连约翰•洛克都曾抱怨过:“我被告知他们(东印度公司)从印度某些地方进口(黄金),至少可获得50 %以上的利润……¬但是,英国的真正财富被葬送在了印度洋,现在是人们坦率说出真相的时候了,究竟为什么我们面临着这个时代闻所未闻的白银短缺。”
  当黄金大量涌入英国后,银行家通过巨额行贿的手段,买通了《1666年自由铸币法案》的准生证。这个法案实质上是货币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改变了世界的货币体系,其具体效果就是废除了国王对货币发行的垄断权”。该法案规定,任何人都有权力将金锭拿到铸币厂,要求免费铸造合法的金币。
  这一法案从根本上有利于金锭银行家和商业资本家的利益,他们将拥有对货币供应的实际控制权。由于掌握着大量实物黄金的筹码,他们将能够根据自己的利益决定货币供应量。当他们是债权人时,就减少货币铸造,制造通货紧缩效应,使得自己的债权含金量提升;当他们是债务人时,就加大货币供应,以通货膨胀冲销所负的债务。这是西方第一次在实质上将本属于政府的货币发行权转让给了私人。自此,私有中央银行货币发行权的法律基础得以奠定,并打开了通过控制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货币供应量来控制财富分配的大门。
  此时,我的耳边突然响起了罗斯柴尔德的那句名言:“只要让我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ˬ制定法律。”
  在银行家们看来,控制货币是一场伟大的斗争,控制货币的发行和分配就是为了控制财富、资源和全人类。欲控制世界,必先征服货币;欲征服货币,必先征服黄金;而欲征服黄金,则必先征服白银。
  就在欧洲白银东来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亚洲的黄金西去。此消彼长,最后的结果是,英国在囤积黄金,而中国在吸纳白银。问题的关键是,究竟是黄金还是白银将最终成为世界货币的霸主,这将是关系到东西方未来数百年兴衰的重大分水岭!
  工业革命以来,大英帝国国力空前提高,建立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条件已经¬在1717年完全具备。尽管在1816年,英国才从法律上完成金本位的最终确立,但此前的一百年中,英国已处在事实的金本位之下了。
  对于大英帝国的银行家而言,其最高战略目标就是:以伦敦作为世界金融的中心,以黄金作为世界货币的本位,大英帝国通过英格兰银行向全球输出英镑信用,将欧美主要国家变成金本位的核心成员,将世界的边缘国家变成英镑的附属地区,用战争与暴力来维护这一体系的运转,以货币来最大限度地控制和调动全球资源,最终完成对世界财富和全人类的控制!
  要确立黄金英镑的世界货币霸权地位,必须首先打垮白银货币的国家。其中最大的,也最难搞定的就是中国。
  经¬过多年尝试,国际银行家最终选择了鸦片作为打击中国白银本位的武器。
  而具体负责执行这一战略的机构就是东印度公司。
  东印度公司:一个银行家的帝国
  一般人很难想象一家公司能够招募军队、掠地铸币、行政司法、宣布战争和缔结和约,但是,东印度公司居然做到了。能有这么巨大的能量成立如此强大的公司呢?答案就是伦敦金融城的国际银行家!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金本位和银本位的货币战争?

2. 鸦片战争的本质:一场本可以避免的货币战争

道光二十年,英国对清朝发起了一场海盗式掠夺的“鸦片战争”,这是一场历史必然,也是本可避免的战争,本质上离不开货币关系左右。在鸦片战争爆发前,茶叶风靡世界,清朝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在茶叶贸易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每年出口的茶叶价值在1.2 亿两白银,这种优势一直保持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英国工业技术飞速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家。同时,英国凭借着自身的海军优势,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殖民贸易体系。但是,在和清朝的贸易过程中,英国一直处于劣势。一方面英国的产品在质量上无法和清朝商品相比,虽然生产成本低,但是加上各项成本后,英国产品的市场价格,远远高于清朝的同类产品。
   
 同时,英国每年至少从中国进口价值500万两白银的茶叶,最多时可达1000万两,所有货款均用白银结算。英国并不是白银产国,巨大的贸易逆差,无疑会动摇英国的货币体系。起初,英国试图采用和平方式与清廷好好谈谈。乾隆五十七年,马戛尔尼作为特使,以为乾隆皇帝贺寿为名出访清朝。马戛尔尼向乾隆皇帝提出开放贸易的要求,结果遭到了拒绝。嘉庆二十一年,阿美士德再度访清,主要目的仍旧是希望清廷能够开放市场。最终,由于所谓的礼仪问题,阿美士德连嘉庆皇帝的面也没有见到。毕竟在清廷眼里,这些洋人还只是“夷”的存在,只有俯首称臣的戏份。
   
 但是,到了道光年间,英国发现了一条打开清朝市场的捷径,那就是罪恶的鸦片贸易。起初,鸦片贸易规模仅在200箱左右。由于获利颇丰,且十分畅销,其后规模不断扩大。截止鸦片战争爆发的前一年,鸦片贸易的规模达到三万五千箱,价值达白银2000万两。道光十九年,林则徐在广州虎门销毁了大量鸦片,其中多数鸦片为英国商人所有。同时,林则徐宣布禁止鸦片贸易。对于英国而言,禁烟意味着清朝市场的彻底关闭,其实鸦片战争最终开打,而且英国能够在鸦片战争中获胜,也是存在着一定的侥幸因素。事实上,英国从未做好取代清廷的准备,而且也不具备取代清廷的能力。
   
 从一开始,英国的目的就只是为了打开清朝市场,说白了不过是一场货币战争的演变。如果清廷能够明白英国的真正意图,鸦片战争的走向,可能完全不同,而且也本可以避免。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资本大量涌入清朝,外国银币几乎占三分之一以上,清朝的货币濒临崩溃,清廷终于接受时任两广总督张之洞的建议,在广东设造币厂,开始铸造清朝新式银元,其背面有蟠龙纹,因而又被称之为“龙洋”。虽然龙洋流通十分顺利。但清廷早已失去了对货币之掌控,清朝的货币市场,随着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开始成为了投机者的冒险乐园。

3. 鸦片战争的本质:一场本可以避免的货币战争

道光二十年,英国对清朝发起了一场海盗式掠夺的 “鸦片战争” ,这是一场历史必然,也是本可避免的战争,本质上离不开货币关系左右。在鸦片战争爆发前,茶叶风靡世界,清朝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在茶叶贸易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每年出口的茶叶价值在1.2 亿两白银,这种优势一直保持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英国工业技术飞速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家。同时,英国凭借着自身的海军优势,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殖民贸易体系。但是,在和清朝的贸易过程中,英国一直处于劣势。一方面英国的产品在质量上无法和清朝商品相比,虽然生产成本低,但是加上各项成本后,英国产品的市场价格,远远高于清朝的同类产品。
                                          
 同时,英国每年至少从中国进口价值500万两白银的茶叶,最多时可达1000万两,所有货款均用白银结算。英国并不是白银产国,巨大的贸易逆差,无疑会动摇英国的货币体系。起初,英国试图采用和平方式与清廷好好谈谈。乾隆五十七年,马戛尔尼作为特使,以为乾隆皇帝贺寿为名出访清朝。马戛尔尼向乾隆皇帝提出开放贸易的要求,结果遭到了拒绝。嘉庆二十一年,阿美士德再度访清,主要目的仍旧是希望清廷能够开放市场。最终,由于所谓的礼仪问题,阿美士德连嘉庆皇帝的面也没有见到。毕竟在清廷眼里,这些洋人还只是 “夷” 的存在,只有俯首称臣的戏份。
                                          
 但是,到了道光年间,英国发现了一条打开清朝市场的捷径,那就是罪恶的鸦片贸易。起初,鸦片贸易规模仅在200箱左右。由于获利颇丰,且十分畅销,其后规模不断扩大。截止鸦片战争爆发的前一年,鸦片贸易的规模达到三万五千箱,价值达白银2000万两。道光十九年,林则徐在广州虎门销毁了大量鸦片,其中多数鸦片为英国商人所有。同时,林则徐宣布禁止鸦片贸易。对于英国而言,禁烟意味着清朝市场的彻底关闭,其实鸦片战争最终开打,而且英国能够在鸦片战争中获胜,也是存在着一定的侥幸因素。事实上,英国从未做好取代清廷的准备,而且也不具备取代清廷的能力。
                                          
 从一开始,英国的目的就只是为了打开清朝市场,说白了不过是一场货币战争的演变。如果清廷能够明白英国的真正意图,鸦片战争的走向,可能完全不同,而且也本可以避免。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资本大量涌入清朝,外国银币几乎占三分之一以上,清朝的货币濒临崩溃,清廷终于接受时任两广总督张之洞的建议,在广东设造币厂,开始铸造清朝新式银元,其背面有蟠龙纹,因而又被称之为 “龙洋” 。虽然龙洋流通十分顺利。但清廷早已失去了对货币之掌控,清朝的货币市场,随着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开始成为了投机者的冒险乐园。
  
 参考资料:《论鸦片战争前的“钱贱”及其社会影响》、《鸦片贸易与白银外流关系之再检讨》

鸦片战争的本质:一场本可以避免的货币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