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风险问题

2024-05-13

1. 银行理财产品风险问题

银行通过理财产品汇集到的资金或者用来投资于某些市场,或者用于放贷,相关的收益的一部分作为客户的收益。风险就在于投资市场的波动以及贷款无法及时偿还。这种情况下会出现亏损。但一般银行出于自己的声誉以及未来业务的考量,会通过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即再发行一款产品,先把之前的缺口补上。所以说一般银行理财产品不会亏掉本金,但盈利不一定有保证。而且银行理财产品有固定的期限,所以想换现金不是随时能换到的。

一款理财产品的风险要通过看它的投资目标,例如用于投资股票市场或者基金市场的,那风险肯定高喽。如果投资债券或者现金,那风险很低,但收益也很低。如果投资房地产等固定资产,以中国目前的状况,那是风险极高。

是否保本要看具体理财产品的说明,银监会现在禁止宣传理财产品时使用保本保收益等字样,合同中一般也不会出现。是否保本要看具体产品而定,有些产品风险极低,或者说有相应的对冲风险的措施,那我们就可以认为这款理财产品具有保本的功能。

有问题的话请随时联系我。我是独立理财顾问,希望我可以用我的专业知识帮助到你。

银行理财产品风险问题

2. 银行理财产品风险一: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资产池内相关资产的市场价格发生不利变动而使资产池发生损失的风险,资产池市场风险主要源自于资产负债久期的错配以及资产负债预期年化利率敏感性缺口。这也是理财产品面临的最常见的风险。比如说2007年初很多银行了挂钩海外市场绩优股票的看涨期权结构性理财产品,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和持续恶化,全球资本市场遭受重创,导致这些结构性理财产品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不佳。比如今年年初多家银行出现的零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理财产品,多数就是因为这个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可以分为预期年化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包括黄金)、股票价格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分别是指由于预期年化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所带来的风险。一、预期年化利率风险      预期年化利率市场化导致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加剧、利润下降      一般情况而言,银行在维持基本存贷利差条件下,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为了保证获取高利润,选择控制存、贷款预期年化利率上限和下限的方式已经得到广泛利用。一旦预期年化利率管制放开,金融机构之间存款与贷款的竞争就会加剧,银行利润也会因此而下降,对于业务单一、以存贷利差收入为主要利润来源的商业银行来说,这无疑是致命的打击。二、汇率风险      受到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银行的外汇资本金折算成人民币资本数额也会发生变动。如果人民币出现较大幅度升值,则商业银行的总资本金数额可能会发生较大缩水,这无疑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和经营绩效会产生不利影响。      商业银行资金账户中的外汇资产和负债,也会随着汇率的升值和贬值而发生变动,进而影响损益。在新的汇率形成机制下,资产与负债的汇率风险敞口由于商业银行因交易目的而持有的以外币计价、结算的金融工具折成人民币的数值,也会随着人民币对主要外币汇率的波动而发生变动。由于长期在固定汇率制度下经营,商业银行过去往往忽视银行账户的汇率风险敞口,在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必须尽快调整风险管理理念和方式,以便防范汇率波动带来损失。      据中国建设银行2006 半年报显示,该行汇兑损失高达24亿元。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也表示,持续增长的外汇敞口将给银行带来很大压力。2006年上半年,中国第一大外汇银行——中国银行汇兑损失高达35亿元人民币。三、股票价格风险      股票价格风险是由于股票价格的不利变动所带来的风险,是指因政治、经济的宏观因素,以及技术和人为因素等个别或综合作用于股票市场,致使股票市场的股票价格大幅波动,从而给投资者带来经济损失的风险。      各种政治的、社会的和经济的事件都会对投资者的态度产生影响,投资者会根据他们自己对这些事件的看法做出判断和反应。股票价格风险常引发于某个具体事件,但投资者作为一个群体的情绪波动往往导致滚雪球效应。几种股票的价格上升可能带动整个股市上升,而股市的最初下跌可能使很多投资者动摇,在害怕蒙受更大损失的心理支配下,大量抛售股票,使股市进一步下跌,最后发展到整个股市狂跌,使股票投资者蒙受重大损失。四、商品价格风险      商品价格风险是指引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对企业的物质商品资产所带来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或损失。      商业银行在进行资产池理财产品市场风险管理的时候,惯常采用的敏感性指标有资产池加权平均久期、理财产品加权平均久期、资产负债久期错配比例等,通过在风险管理政策和策略中对上述敏感性指标设定限额,并在日常风险监控中严格控制投资运作对相关敏感性指标的影响,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3. 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

任何理财都有风险,一定要理性看待,银行的理财产品也不例外,一般来说,银行理财还是比较安全的,具体风险就要看产品类型了。银行理财产品面临的主要风险有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通货膨胀风险、操作管理风险以及不可抗力风险等。

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

4. 解析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银行是个很保险的地方,那么对于银行理财产品,同样也会认为是保险的,而且到银行买理财产品的时候,银行的人也总会说没有什么风险。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对理财产品有过接触的人就会知道,银行的理财产品也是有风险的。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银行理财产品大致分类,即可以分为保证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型产品、保本浮动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型产品、非保本浮动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型产品。然后,弄清楚银行理财产品按投资方向的分类,银行理财产品可以分为货币市场类产品、资本市场类产品、产业投资类产品。还有就是要需要弄清楚银行理财产品的期限分类,及可分为超短期产品、短期产品、中期产品、长期产品以及开放式产品。最后,弄清楚银行理财产品按照设计结构的分类,银行理财产品分为单一性产品和结构性产品。当你对以上的知识有了大概的了解后,再根据不同理财产品的风险性来决定购买哪种产品。一般说来,保证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型产品的投资风险小于保本浮动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型产品小于非保本浮动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型产品,但不能一概而论。如有的结构性产品虽然采用的是保本浮动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型设计,但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能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可能性很小。而有的债券类产品虽然为非保本浮动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结构,但其预期年化预期收益较稳定,风险较小。通常,期限越短,流动性风险越小,而期限越长,则流动性风险越大。      现在各种理财产品的出现,导致了很多虚假诈骗的事情发生,所以就算是银行出的理财产品,在我们购买之前还是要了解各种相关的信息,以防被忽悠了。

5. 银行理财产品风险三:流动性风险

      某些理财产品期限较长或投资于难于及时变现的金融产品,在理财产品存续期间,投资者在急用资金时可能面临无法提前赎回理财资金的风险或面临按照不利的市场价格变现所致的亏损风险。为了能够减小流动性风险的影响,投资者可以进行资产配置,将一部分闲置资金投资于随时可以赎回的高流动性产品,以免用钱时不能够及时赎回。此外,需要关注的是,现金管理类产品有巨额赎回的条款限制,一旦客户集中赎回达到一定比例,银行有权利拒绝或延期处理。      截至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内地理财产品的规模已高达13万亿元,其中很大一部分将在6月到期。短期内,偿还这些到期的理财产品将是内地银行需要面临的最大问题。      关于银行理财产品规模究竟有多大,一直存在争议。银行理财产品规模相当于商业银行存款的16%,但中等规模银行的比率更高。由于“发新还旧”是到期理财产品最主要的偿还渠道,因此,流动性风险是理财产品面临的最大难题。而产品期限短、基础资产流动性差且存在期限错配、投资者不稳定等特点,都带来了流动性风险。      银行理财最大的风险在于资产本身,如果中国制造业企业、地方融资平台与房地产开发商出现偿付问题,整个链条上的参与者都会受到波及,商业银行表内资产的不良率也可能飙升,单单应对表内风险都可能力有不逮,更不用说兼顾两头。      当然,部分中小银行在流动性问题和资本压力的倒逼下,将理财作为揽存手段,产品定价严重脱离其真实水平,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制度又不健全,一旦市场出现不利波动,连锁性兑付问题不容低估。因此,监管层加强对理财产品的监管和风险预警,以及银行完善对理财资金投资运作的管理、厘清参与方的权责关系,确保风险及明晰责任,都是十分必要的,而解决最大的潜在风险,决不能仅仅盯住银行。      就中短期来看,银行理财产品带来的最直接风险是对整体流动性的负面影响。一轮“钱荒”席卷银行间市场,虽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国际资金的流出,随着相关部门加强对投机性外汇资金流入的监管,以及国际资金纷纷从新兴市场撤离的示范效应,前期进入国内的国际资金重新流出,导致国内资金市场出现超预期紧张。但到期银行理财产品面临的兑付缺口,同样也导致了资金需求的大幅上升和预期年化利率坚挺,因此,如果政策方向未变,随着理财产品的到期,7月前银行间同业拆借预期年化利率还会继续上升。      更值得注意的是,管理层加快了金融体系“去杠杆”的步伐,这些监管政策的实施放大了市场资金需求,导致整体流动性趋于收敛。从管理层的种种表态来看,政府开始试图减少对流动性的依赖,货币投放方式的改变对流动性形成压制,国内流动性增速或将进入下行通道。这也就意味着,起码在6月份,市场流动性偏紧与理财产品兑付缺口将出现叠加,势必加剧整个金融市场的资金波动。

银行理财产品风险三:流动性风险

6.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有哪些风险?敲重点!

      银行是个人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的主要渠道之一,银行出售的理财工具一般包含国债、银行存款、基金和银行理财产品四种类型,那么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有哪些风险呢?下面就和一起来了解一下。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有哪些风险一、产品自身风险1、风险等级      从产品风险等级来看,银行理财产品风险由低至高分为R1(谨慎型)、R2(稳健型)、R3(平衡型)、R4(进取型)、R5(激进型)五个等级。      其中R1(谨慎型)保本,R2(稳健型)亏本概率极低,R3(平衡型)风险适中。普通个人投资者一般建议选择 R3等级以内的产品。2、本金和预期收益      从本金和预期收益情况来看,又可分为保本固定预期收益、保本浮动预期收益和非保本浮动预期收益三种类型。      保本固定预期收益是指本金和预期收益都有保障,保本浮动预期收益是指保证本金但不保证预期收益。这两种类型都属于风险较低的产品,适合投资新手购买。      非保本浮动预期收益是指本金和预期收益都没有保障,也就是存在亏本的风险,这也是银行主流的理财产品类型,适合有一定投资经验的投资者购买。二、产品正规性      无论是直销还是代销,投资者都要避免购买到“假”的理财产品。向个人投资者发行的正规理财产品都有一个以大写字母“C”开头的14位登记编码。      登记编码一般可在产品说明书标题下方见到,且在中国理财网官网搜索该编号可查询到相关信息。若查询不到,最好向客户经理询问清楚,或是放弃购买。      以上关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有哪些风险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温馨提示,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7. 银行理财产品风险二: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作为金融市场产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中面临的风险很多,而信用风险始终是其面临的最主要风险之一,也是影响一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1995年巴林银行倒闭、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等金融事件的发生让人们更加认识到加强信用风险有效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对于银行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来说,信用风险几乎是与信贷业务相生相随的,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以国际银行业为例,Mckinsey公司的研究表明:信用风险占银行总体风险敞口的60%,是导致5家银行破产的最主要因素,也是导致区域性金融危机甚至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之一。      据统计数据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起,美、日、欧等国家的企业破产案开始增加,美国的公众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的经营状况就比较差,度过了相对平静的十年之后,90年代起美国公众公司的违约问题相继涌现出来;日本在过去十年间,则有十万家之多的非上市公司纷纷违约破产,银行客户破产率的上升大大增加了银行的信用风险。      此外,随着大企业融资“脱媒”现象逐日增多,商业银行面向的客户对象逐渐由信用级别高、信用风险低的大中型企业转向信用级别较低、信用风险较高的中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在商业银行客户对象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上升。      近几年,金融衍生市场迅速发展,金融衍生业务不断拓展,表外信用风险逐渐增长。国际清算银行于1993年将风险资本引入为基础的资本要求之中,主要就是因为表外信用风险增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金融市场也逐渐实现了全球一体化,金融市场交易价格波动更为频繁和剧烈。在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特别是抵押品贷款时,抵押品价值难以准确估计,特别是作为抵押品的房产等实物资产的价值下降使得商业银行利用抵押品规避信用风险的有效性大大降低。我国商业银行客户群中,由于汇率波动、商品市场价格波动等原因而导致资不抵债、难以按期偿还商业银行贷款的现象屡有发生,使得信用风险在商业银行经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银行理财产品风险二:信用风险

8. 银行理财的风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