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 - 丹尼尔卡尼曼

2024-05-13

1. 思考快与慢 - 丹尼尔卡尼曼

首先大家一起思考一道题目:
  
  从代表性的样本库(美国人)中随机挑选一个人:斯蒂夫,斯蒂夫他非常腼腆,少言寡语,很乐于助人,却对他人或者这个现实世界没有兴趣,他谦恭有礼,他做事井井有条,中规中矩,专注细节。请问斯蒂夫更可能从事那种职业,图书馆还是农民?
  
 很显然,斯蒂夫的个性和典型的图书管理员有着惊人的相似,但是一个统计学因素很少有人关注, 在美国,农民与图书管理员的比例超过20:1。由于农民的数量远多于图书管理员,所以史蒂夫更可能是农民。
  
 人们往往会通过一些简单的经验去做出判断,而忽略相关的统计数据。
  
 这其实就是人们通常习惯“系统1”去做出“快思考”,而很难调用自己的“系统2”去做“慢思考”,因为系统二需要更多的能量,人天生具有“能偷懒就偷懒”的本性。
  
 一、系统1与系统2
  
 系统1:是直觉的、经验的
  
 系统2:是理性的、逻辑的
  
 系统1:是自主运行的,决策快,耗费精力与能量少。
  
 系统2:是主动调用的,决策慢,耗费精力与能量多。
  
 系统2的众多任务中包括抑制系统1的冲动
  
 认知错觉:直觉思维所导致的错误常常难以避免,我们不可能一直没有成见,因为系统2对系统1产生的错误毫无所知。
  
 惰性思维与延迟满足:
  
 自我控制和认知努力,控制思想和行为是系统2的任务之一
  
 当我们相信某个结论正确的时候,我们可能相信支持结论的论证,哪怕这些论证不正确,如果系统1也参与进来,我们总会先得出结论,然后才进行论证。
  
 系统1是冲动、凭直觉的;系统2则具备推理能力,它很谨慎。
  
 二、启发法与偏见
  
 我们很难具备统计学思维
  
 三、过度自信与决策错误
  
 我们对自己熟悉的事物确信不疑,我们无法了解自己的无知程度,无法了解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
  
 我们总是高估自己对世界的理解,而低估了事件中存在的偶然性。
  
 我们回顾以往,由于后见之明,对有些事情会产生虚幻的确定感,因此我们变得过于自信。

思考快与慢 - 丹尼尔卡尼曼

2. 《思考,快与慢》part 1 系统1,系统2 ——丹尼尔·卡尼曼

读了序言及第一部分——系统1,系统2。这本书研究了人的思考过程。
  
 西方做学问喜欢刨根问底,如同手术一般,开膛破肚,抽筋去骨,一探究竟。
  
 东方则讲究天人合一,格物致知,如同中药一般,知其然不必知其所以然,玄之又玄,重点在悟。
  
 中西结合疗效好。
  
 作者Daniel Kahneman因“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结合在一起,特别是与在不确定状况下的决策制定有关的研究”而获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在本书中,他研究了人的大脑运转方式,即所谓“元认知”(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认知),对许多常见的现象如直觉、错觉、偏见等给出了科学解释。
  
 读本书的意义:
  
 许多内容与《自控力》一书相印证。本书可作为《自控力》的理论基础,《自控力》可作为本书的应用实践。
  
 第一部分介绍了“系统1,系统2”,描述了大脑的两种思维模式。下面整理读书笔记。
  
 快思考是毫不费力瞬间完成的思考。
                                          
 慢思考是需要花费时间和脑力的思考。
  
 系统1的例子:
  
 与《自控力》中提出的意志力的肌肉模式同理。
  
 中学时接触过的套路题。猛一看像分别是1和0.1,仔细想想应该是1.05和0.05。
  
 默认状态下大家懒得多想,要想当“聪明人”就得多想。
  
 控制力与小孩智商正相关:
  
 控制力是可以训练的,孩子有救了:
  
 本章与《自控力》中的论述完美印证。
  
 暗示的力量。浮想联翩是自发的:
  
 自己的肢体行动也会造成暗示:
  
 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是指由于之前受某一刺激的影响而使得之后对同一刺激的知觉和加工变得容易的心理现象。
  
 例如:
   如果当给人们呈现一组汉字,假如里面含有”河“这个字,随后让他们写出部首是”氵“的字时,这些人回答”河“的几率会更大。
  
 做笑的动作,真的会开心:
  
 想到钱让人自私:
  
 看到眼睛让人自制:
                                          
 独裁统治中的应用:
  
 洗脑广告就是这样奏效的……
  
 这就是“卷面分”的由来啊!!!
  
 less is more…让人信服的装b大法。
  
 给公司起个平易近人的名字很重要。
  
 开心时会放松警惕:
  
 得意忘形的由来。
  
 想起吴孟达看到至尊宝用月光宝盒第三次穿越时,表情呆滞——“来跟我一起看上帝”。
  
 大眼一看,这话没错,仔细想想,驴唇不对马嘴。所谓“眼高手低”。
  
 惯性思维:
                                          
 心理暗示的力量,我们毫无知觉。感觉这里面可以大做文章。
  
 对人印象的影响:
  
 对论文得分的影响:
  
 群体智慧消除光环效应:
  
 看脸:
  
 对选举的影响:
  
 启发式判断,是指在不确定条件下,人类会根据以往(相同的或类试的甚至是无关的)经验来对当前情况进行判断。启发式既可以得出正确的推理结果也有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也就是说过去的经验既可能有利于我们快速的作出判断,也有可能对我们的判断产生干扰。常见的启发式判断方法有代表性启发法、可得性启发法和锚定效应。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