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兰会议的内容是什么?

2024-04-29

1. 德黑兰会议的内容是什么?

德黑兰会议大部分时间是讨论军事问题。在三巨头介绍了各自战场的情况后,集中讨论了斯大林所要求的迅速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丘吉尔虽然口头上不反对“霸王”行动,但以种种理由为借口极力避免与德军主力正面作战。他要进行地中海战役,在意大利迅速北进的同时进军巴尔干。丘吉尔称他的主张是“四面包围战略”。斯大林要求美英军队于1944年5月间在法国北部登陆开辟第二战场。丘吉尔说他不能作此保证。双方争执十分激烈,以致斯大林愤然站了起来,对莫洛托夫和伏罗希洛夫说:“我们走吧!我们在这里没有事好干了,我们前线还有许多事要做呢!”后来在罗斯福的调解和参与下,会议才得以进行下去。
斯大林对丘吉尔说,他想问一个颇为欠妥的问题,就是英国人是不是真正相信“霸王”行动,或者他们仅仅是把这作为一种给苏联人鼓气的手段而才表示同意的?老奸巨猾的丘吉尔虽然使尽了辩论家的艺术,辞令动听,委婉得体,但是斯大林却挥舞大棒,对他老练的敌手的躲躲闪闪和弄虚作假毫不留情。在此情况下,罗斯福则居中调解,充当公认的会议主持人。经过反复协商,终于确定在1944年5月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这是德黑兰会议关于军事问题的一个重要决定。罗斯福在这个问题上支持斯大林的意见。
德黑兰会议关于政治问题的讨论更为复杂。对战后德国的处置问题,罗斯福主张把德国肢解成五个相互分离的国家,斯大林也明确表示他希望有一个软弱的德国和强大的欧洲。在斯大林作主人举行的一次宴会上,斯大林“一直取笑丘吉尔”,说他对德国人怀有“某种神秘的喜爱”,不愿对德国采取严厉措施。据埃刮奥特叙述,罗斯福夫妇对丘吉尔的私下评论更为直截了当,说“丘吉尔先生总是赞成不要对德国采取严厉的态度”,而且“他的情绪是随着对俄国人的恐惧感的增加而加剧的”。斯大林所暗讽的也正是丘吉尔内心的隐秘——战后利用德国来制约苏联。
德黑兰会议从1943年11月28日开到12月2日。在忙忙碌碌的四天里,罗斯福同丘吉尔和斯大林在会议桌上和吃饭时都进行着磋商,尔后又单独同斯大林会谈过几次。罗斯福发现这位穿着米色军装、戴着元帅的大金质肩章的苏联领导人信心十足,意志坚强。他给人的印象是“端庄,倔强,严肃,没有一丝笑容,令人难以捉摸”。罗斯福对弗朗西丝·拍金斯说,“开始,我感到非常沮丧。我们所做的事情本来可以由外交部长们来做。我整整考虑了一夜,决意采取孤注一掷的行动。那天早晨,在前往会议室的路上,我们赶上了温斯顿,我跟他说:‘温斯顿,我希望你不会对我要做的事情感到恼火。’丘吉尔只是抖动了一下嘴上的雪茄烟,哼了一声。”
经过充分协商和激烈争论,军事问题比较快地得到了解决。罗斯福和丘吉尔向斯大林保证横渡英吉利海峡的进攻将在1944年5月1日前后进行。斯大林告诉他们,苏联将配合这次战役发动一场攻势。斯大林还重申了向国务卿赫尔作出的保证,打败希特勒之后,俄国将参加对日本的战争。

德黑兰会议的内容是什么?

2. 德黑兰会议是怎样的?

德黑兰会议期间的1943年11月29日,丘吉尔受命向斯大林赠送斯大林格勒之剑(Sword of Stalingrad),剑身两面分别用英、俄两种文字镌刻着:“致有着钢铁般意志的斯大林格勒公民-乔治六世国王以怀着崇高敬意的英国人民的名义敬赠”。 该剑现收藏于伏尔加格勒市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博物馆。另有三件复制品分别收藏于伦敦阿克顿威尔金森博物馆宝剑中心、南非约翰内斯堡国家军事历史博物馆和一位美国私人收藏家手中。斯大林早在1941年就几次要求英国开辟第二战场,却遭到了丘吉尔的拒绝。后来美国和英国国内也掀起了要求开辟第二战场的声浪,两国才制定了代号是“霸王”的战役计划,准备在1944年从法国诺曼底登陆。 现在,德黑兰会议讨论到这个问题,丘吉尔却又把他早就提出的“地中海战略”的主张拿出来,主张英美从地中海进攻意大利,再往巴尔干进军。 斯大林反驳丘吉尔说:“进行地中海战役对打败德军意义不大,巴尔干离德国心脏太远。所以,还是尽快进行‘霸王’战役好。”

3. 德黑兰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德国法西斯进攻苏联和日本偷袭珍珠港以后,英美两国同苏联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共同对德国作战。1942年1月1日,中、苏、美、英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发表了《联合国家宣言》,表示要全力对抗德、意、日法西斯。这样,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就形成了。 当斯大林格勒会战取得伟大胜利以后,如何协调行动,共同作战就成了十分迫切的问题。1943年11月下旬,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领导人斯大林都来到了伊朗首都德黑兰,共同商量对德作战的军事问题。这是他们之间举行的第一次会晤。 11月28日,是一个美丽的星期天。这天,天气晴朗,阳光灿烂,气候温和。下午3点钟,在正式开会前一小时,斯大林身着苏联大元帅的咔叽制服,胸前佩戴列宁勋章,从苏联人的住地,走到美国人住的别墅来拜会罗斯福。罗斯福在1933年当选美国总统,因为在整顿美国经济上有过很大作为,竟破例地连任了四届总统(美国总统一般只连任两届)。他患过小儿麻痹症,走路不方便。这时候,他穿了一套蓝色便服坐在轮椅上,对斯大林说:“见到你很高兴,我早就想同你见面了。”斯大林也微笑着回答说;“我也很希望会见你。” 下午4时,三国领导人会议正式开始了。罗斯福主持了第一次会议,他首先致词说:俄国人、英国人和美国人第一次作为家庭的成员相聚一堂。我们所抱的唯一目标,是赢得战争的胜利。希望自由讨论,畅所欲言。丘吉尔接着说:这次会议也许象征着人类有史以来,整个世界力量空前的大聚会,人类的幸福及命运已完全掌握在我们手中。斯大林也说:美英苏三大国的友谊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大家很好利用这个机会。在第二次会议以前,丘吉尔奉英国国王之命,向斯大林赠授了为纪念光荣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而特别设计铸造的宝剑。斯大林把宝剑举到唇边,轻吻剑鞘,然后把宝剑交给身旁的伏罗希洛夫元帅,再由他交给苏联的仪仗队捧出去。这些言辞和举动都为会议创造了友好的气氛。 但是,当讨论到具体问题的时候,他们就发生了分歧。这次会议主要是研究如何打败德国法西斯,早日结束战争问题。更具体地说,就是如何尽快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当时,苏联是抗击德军的主要力量,迫切需要美英在欧洲西部开辟另一条战线,牵制德军,缩短战争时间。斯大林早在1941年就几次要求英国开辟第二战场,却遭到了丘吉尔的拒绝。后来美国和英国国内也掀起了要求开辟第二战场的声浪,两国才制定了代号是“霸王”的战役计划,准备在1944年从法国诺曼底登陆。 现在,德黑兰会议讨论到这个问题,丘吉尔却又把他早就提出的“地中海战略”的主张拿出来,主张英美从地中海进攻意大利,再往巴尔干进军。 斯大林反驳丘吉尔说:“进行地中海战役对打败德军意义不大,巴尔干离德国心脏太远。所以,还是尽快进行‘霸王’战役好。” 丘吉尔思索了一阵,又提出两路并进的办法,实际上还是想把巴尔干作为主要战场。 这时候,连罗斯福也觉察出丘吉尔的用心了。他知道丘吉尔是想从巴尔干打进中欧,不让苏联红军进入奥地利、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罗斯福并不同意丘吉尔的意见。他说:“如果在地中海登陆作战,就会把战役推迟两三个月,我是不想推迟‘霸王’战役的。” 经过反复争论,最后三国达成了一致协议,在1944年5月,英美将实行“霸王”战役并进攻法国的南部。斯大林也答应同时发动攻势,阻止东线德军西调。苏联还准备在打败德军后,对日本宣战。 德黑兰会议取得的成果是积极的。达成协议以后,三方领导人互相祝贺。罗斯福在一次为庆贺丘吉尔69岁生日的宴会上说:“虹有很多颜色,各不相同,但它们混成一条灿烂夺目的彩练。我们各个国家也是如此。我们有不同的习惯、哲学和生活方式。我们每一个国家都按本国人民的愿望和理想,来拟定我们处理各种事情的计划。可是我们在德黑兰会议上已经证明,我们各国不同的理想是可以汇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团结一致地为我们自身和全世界的利益而采取行动。所以,当我们离开这次历史性的聚会时,我们能够在天空第一次看见传统的希望象征──彩虹。”

德黑兰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 德黑兰会议主要内容是什么?

会议讨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开辟第二战场,即实施“霸王”计划。斯大林宣称,“霸王”计划应提前到1944年5月实施,同时进攻法国南部给予支援,苏联则在东线发动攻势予以配合,阻止德军调往西线。丘吉尔同意进行“霸王”行动。会议决定“霸王”行动在1944年5月开始。
会议还就战后成立一个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问题交换了意见;就战后如何处置德国的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三国提出不同的分割方案;三国一致赞成战后重建独立的波兰,其边界西移,将德国东部的部分地区并入波兰。
这次会议还讨论了苏联对日作战问题。苏联表示在欧洲战争结束后参加对日作战,并提出归还整个库页岛等条件。
会议签署了《苏美英三国德黑兰宣言》和《苏美英三国德黑兰协定》。三国表示今后将“共同协作”,“力求所有大小国家的合作。全心全意抱着消除暴政和奴役、迫害和压制的真诚”。

5. 为什么要召开德黑兰会议?

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了4天会议。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联盟三大国首脑第一次会晤。会议就协调军事行动和战后世界安排等广泛而重要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做出相应决议。
德黑兰会议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根本性转折的形势下召开的。1943年,同盟国在各个战场取得重大胜利,开始掌握战争的主动权。苏德战场,前苏联红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库尔斯克战役的胜利。北非战场,美英联军大败德意联军。地中海战场,美英联军登陆西西里岛,攻入意大利本土,迫使意大利投降。太平洋战场,美军在诸岛战役中连战连胜。这样,加速战争进程和安排战后世界的问题便提到同盟国的日程上来。

为什么要召开德黑兰会议?

6. 德黑兰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德黑兰会议大部分时间是讨论军事问题。在三巨头介绍了各自战场的情况后,集中讨论了斯大林所要求的迅速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丘吉尔虽然口头上不反对“霸王”行动,但以种种理由为借口极力避免与德军主力正面作战。他要进行地中海战役,在意大利迅速北进的同时进军巴尔干。丘吉尔称他的主张是“四面包围战略”。斯大林要求美英军队于1944年5月间在法国北部登陆开辟第二战场。丘吉尔说他不能作此保证。双方争执十分激烈,以致斯大林愤然站了起来,对莫洛托夫和伏罗希洛夫说:“我们走吧!我们在这里没有事好干了,我们前线还有许多事要做呢!”后来在罗斯福的调解和参与下,会议才得以进行下去。
斯大林对丘吉尔说,他想问一个颇为欠妥的问题,就是英国人是不是真正相信“霸王”行动,或者他们仅仅是把这作为一种给苏联人鼓气的手段而才表示同意的?老奸巨猾的丘吉尔虽然使尽了辩论家的艺术,辞令动听,委婉得体,但是斯大林却挥舞大棒,对他老练的敌手的躲躲闪闪和弄虚作假毫不留情。在此情况下,罗斯福则居中调解,充当公认的会议主持人。经过反复协商,终于确定在1944年5月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这是德黑兰会议关于军事问题的一个重要决定。罗斯福在这个问题上支持斯大林的意见。
德黑兰会议关于政治问题的讨论更为复杂。对战后德国的处置问题,罗斯福主张把德国肢解成五个相互分离的国家,斯大林也明确表示他希望有一个软弱的德国和强大的欧洲。在斯大林作主人举行的一次宴会上,斯大林“一直取笑丘吉尔”,说他对德国人怀有“某种神秘的喜爱”,不愿对德国采取严厉措施。据埃刮奥特叙述,罗斯福夫妇对丘吉尔的私下评论更为直截了当,说“丘吉尔先生总是赞成不要对德国采取严厉的态度”,而且“他的情绪是随着对俄国人的恐惧感的增加而加剧的”。斯大林所暗讽的也正是丘吉尔内心的隐秘——战后利用德国来制约苏联。
德黑兰会议从1943年11月28日开到12月2日。在忙忙碌碌的四天里,罗斯福同丘吉尔和斯大林在会议桌上和吃饭时都进行着磋商,尔后又单独同斯大林会谈过几次。罗斯福发现这位穿着米色军装、戴着元帅的大金质肩章的苏联领导人信心十足,意志坚强。他给人的印象是“端庄,倔强,严肃,没有一丝笑容,令人难以捉摸”。罗斯福对弗朗西丝·拍金斯说,“开始,我感到非常沮丧。我们所做的事情本来可以由外交部长们来做。我整整考虑了一夜,决意采取孤注一掷的行动。那天早晨,在前往会议室的路上,我们赶上了温斯顿,我跟他说:‘温斯顿,我希望你不会对我要做的事情感到恼火。’丘吉尔只是抖动了一下嘴上的雪茄烟,哼了一声。”
经过充分协商和激烈争论,军事问题比较快地得到了解决。罗斯福和丘吉尔向斯大林保证横渡英吉利海峡的进攻将在1944年5月1日前后进行。斯大林告诉他们,苏联将配合这次战役发动一场攻势。斯大林还重申了向国务卿赫尔作出的保证,打败希特勒之后,俄国将参加对日本的战争。

7. 德黑兰会议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

1943年3月26日,墨索里尼在给希特勒的信中,建议同苏联单独媾和。一些中立国家对德国也越来越持慎重态度。1943年,同德国保持外交关系的国家,从苏德战争前夕的40多个减少至22个。此外还有不少国家正在酝酿与德国断绝关系。第三,苏联军民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地位,扩大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影响,巩固和扩大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进一步坚定了世界人民共同打败法西斯集团的信心,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新高潮。1942年至1943年,苏联同澳大利亚、古巴、埃及、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等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连同卢森堡、墨西哥和乌拉圭先后恢复了外交关系。美英国家的政治家,看到苏联展示出来的强大威力及其战略、战术的明显提高,开始认真考虑和研究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苏联军民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促进了在反法西斯同盟国团结合作道路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苏美英三国首脑第一次会议——德黑兰会议的召开。

德黑兰会议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

8. 德黑兰会议的过程是怎样的?

国际问题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了4天会议。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联盟三大国首脑第一次会晤。会议就协调军事行动和战后世界安排等广泛而重要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做出相应决议。
德黑兰会议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根本性转折的形势下召开的。1943年,同盟国在各个战场取得重大胜利,开始掌握战争的主动权。苏德战场,前苏联红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库尔斯克战役的胜利。北非战场,美英联军大败德意联军。地中海战场,美英联军登陆西西里岛,攻入意大利本土,迫使意大利投降。太平洋战场,美军在诸岛战役中连战连胜。这样,加速战争进程和安排战后世界的问题便提到同盟国的日程上来。
1943年7日,丘吉尔建议举行美英苏三国首脑会议。这一建议得到罗斯福和斯大林的赞同。
1943年8日,三国商定在首脑会议之前先举行外长会议。10月19日至30日,三国外长莫洛托夫、赫尔和艾登在莫斯科举行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前苏联元帅伏罗希洛夫、美国驻苏大使哈里曼、英国国防部参谋长伊斯梅将军等人。会议讨论了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但未达成协议,会议公报只笼统提到三国的“首要目标是尽快地结束战争”。会议讨论了美国起草的《苏、美、英、中四国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决定以四大国名义发表。中国驻苏大使傅秉常代表中国政府签署了这个宣言。这次会议还讨论了德国问题。根据艾登的建议,决定在伦敦成立《欧洲咨询委员会》,研究与战争发展有关的欧洲问题,首先是德国问题。会议还通过了关于意大利、奥地利和德国暴行的3个宣言。
11月27日,美英中三国首脑开罗会议结束之后,罗斯福和丘吉尔直接飞往德黑兰。11月28日下午3时,三国首脑举行首次会议。
会议的重要日程之一是讨论对德作战问题。前苏联对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异常关注。
关于前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问题。斯大林曾在28日的第一次会议上正式表示:“一旦德国最后被打败,那时前苏联就有可能把必要的增援部队调到西伯利亚,然后我们将联合起来打日本。”
关于建立国际组织问题。斯大林最初建议成立两个组织,一个欧洲组织,一个远东或世界组织。最后他表示同意罗斯福的意见,新的国际组织应该是世界性的,而不是地区性的。
关于战后处置德国问题。三国首脑初步讨论了使德国永不能发动新的战争所必须采取的措施。斯大林建议,盟国在德国境内靠近边界处或者更远的地方控制某些战略据点。罗斯福同意这个建议。在分割德国的问题上,罗斯福主张将德国分割成5个国家,斯大林反对。丘吉尔支持分割,但是提出把德国南部诸省与中欧多瑙河沿岸国家合并成多瑙河联邦。斯大林也不赞成建立联邦的计划。他认为,“把德国的几个地区包括在庞大的联邦体制内,只会给德国佬提供复活一个强大国家的机会”。
三国首脑意见分歧,无法达成协议,决定将这个问题交给欧洲咨询委员会研究。
关于波兰的疆界问题。斯大林在同丘吉尔的会谈中明确表示,波兰西界应是奥得河,苏波边界应是1939年的边界,即前苏联继续保有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前苏联还要求获得德国东普鲁士领土的一部分,包括波罗的海上的不冻港哥尼斯堡和默默尔。丘吉尔同意波兰疆界西移,波兰国界定在“寇松线”和“奥得线”之间。他想以此换取前苏联对英国在巴尔干传统利益的尊重,恢复对波兰流亡政府的承认。罗斯福由于政治上的原因未参加这些讨论,但对拟议中的安排并无异议。会议就此原则取得一致意见。
三国首脑在会谈中还就芬兰和殖民地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12月1日晚,德黑兰会议结束。会议发表的公报说:“我们已经拟定了关于将德军消灭的计划。我们已就从东面、西面和南面进行军事行动的规模和时间商得完全的协议。”公报还说:“我们曾研讨了将来的诸问题。我们将力求所有大小国家合作……全心全意抱着消除暴政和奴役、迫害和压制的真诚与热情。”
德黑兰会议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程中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它制定了对德作战的最后战略,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
罗斯福说,他“确信它是一件历史性的事件”。斯大林说:“德黑兰会议关于对德共同行动的决议以及这个决议的光辉体现,是反希特勒联盟战线巩固的鲜明标志之一。”
德黑兰会议上罗斯福提出的“四警察制度”反映出大国主宰世界的愿望。三国首脑私下决定他国命运,达成一些损害他国利益的妥协和默契,给战后世界带来了某些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