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汇率制的国家汇率调节措施

2024-05-24

1. 固定汇率制的国家汇率调节措施

 当国际收支长期存在巨额顺差时,一般会导致该国货币币值大幅度上浮,超过规定上限,货币管理当局应对本国货币进行法定升值,但是尽管顺差国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容易引起通货膨胀,可政府能够采用冲抵政策减少顺差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其结果是顺差国货币法定升值的内在压力被严重削弱。而当国际收支长期存在巨额逆差、通过上述 1—4 种手段不能使汇率稳定时,货币当局就常常实行货币法定贬值 (以法令明文宣布降低本国货币的含金量) , 当货币贬值后与其他货币之间就形成了新的黄金平价,表现为外汇汇率上升。这样可以减少由于维持原来汇率而使本国外汇黄金储备流失,还可以提高本国商品出口竞争力,增加出口收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也有利于维持新的汇率稳定。例如在 20 世纪60 年代以后,日本、联邦德国等国家经常存在巨额贸易盈余,往往不愿及时使其货币升值以减少或消除国际收支顺差,实际上被迫采取汇率干预措施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是逆差国。据统计在 1947—1970 年间,共发生过 200 多次货币法定贬值,而货币升值仅有5 次。

固定汇率制的国家汇率调节措施

2. 固定汇率的各国汇率

在金本位制下,各国货币的金平价是固定汇率确定的基础,黄金输送点则是汇率波动的界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之初曾经规定,会员国的货币平价一律以一定数量的黄金或美元来表示,并据此形成国际固定汇率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会员国的货币汇率只能围绕该国货币同金平价之比在上下限各1%幅度内波动。后来,汇率的波动幅度虽然不断扩大,但波幅规定仍不变。当某国货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超过这一幅度时,该国货币当局有义务干涉外汇市场,将汇率波动限制在规定的上下限内。60年代以后,美元一再贬值,1971年8月15日美国宣布停止外国银行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后,1973年2月美元再次大幅度贬值,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西方各国货币纷纷与美元脱钩,不再实行固定汇率制而改行浮动汇率制。

3. 维持固定汇率的政策手段

一般用外汇储备来维持固定汇率
这个方法要分很多层次说 
1 1利: 在资本流出的时候,把手中的人民币或者人民币存款,兑换成美元或者美元存款,造成大量资本流出的时候有足够的美元兑换就不会造成外汇恐慌导致人民币贬值。 
2 决定汇率: 国 际收支状况。国际收支是直接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它的影响机制是:国际收支的差额如顺差或者逆差的状况会即刻反映在一国的外汇市场上,而这种外汇的供求关系又会影响到外汇市场上的汇率形成。举例来说,如果国际收支顺差就意味着外汇的供给暂时大于外汇的需求,即外汇的供大于求,那么外汇汇率就应下跌(贬值),而与其相对的本币汇率就应上升(升值);而当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就必然对本币汇率有下跌压力,对外币汇率有上涨的需要。国家干预:
   以国际收支顺差为例,如果这时该国的中央银行不希望看到本币升值的情况出现,那么,它就在外汇市场出现超额外汇供给的时候,将超额的外汇买进,同时抛出本国货币,从而平衡了当时过剩的外汇和缺乏本币的局面,使外汇供求基本平衡,汇率也就保持稳定。而这种稳定带来的变化是中央银行外汇储备的增加和基础货币的投放。


3 弊 :在外汇统一管制,即在央行强购持汇的,央行必须买入大量的货币,这样就会增发货币,造成货币供应上升,可能会造成流动性过剩。 

4 敝:央行固定汇率容易货币容易受攻击在热钱流入的时候,为维持既定的人民币与美元汇价目标,中央银行都必须通过发行本币来吸收“过剩的”外汇市场资金;这就形成国内货币供给持续性扩大并进而导致未来通货膨胀的局面或可能性。 在面对国内通货膨胀出现爬升倾向时,对汇率目标的顾虑又可能使中央银行的利率政策操作受到明显束缚,即难以充分地根据国内经济形势需要显著提高利率水平。这主要是因为,如果国际市场上的利率水平出现低落的同时,提高国内利率水平很可能会吸引更多的国际资金流入,从而引起人民币汇率进一步上升的压力。 

5 中国在以前是单一盯紧美元战略,美元在国际货币市场上升值时,人民币的国际价值随之升高;当美元在国际货币市场贬值时,人民币的国际价值随之下降。为了降低货币风险中国已经更多盯紧日元 欧元等发达国家货币。这次美国重灾区把中国也绑架了。 


76改革: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每个国家货币都有他的优势,也有劣势,关键是怎么采取灵活应对的宏观调控手段。中国现有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防止冲击的稳点性还是蛮强的,但是太多外汇储备流动性不强也是在浪费资源。现在已经走出了固定利率的时代,采取灵活的利率调节,促进经济发展,计划时代已经过去了,靠人为的干预经济是没用的了,国家与国家贸易经济往来越来越密切,固定汇率时代已经过去。

维持固定汇率的政策手段

4. 我国的汇率政策

一、我国汇率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

  1、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

  2、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

  3、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二、中国汇率制度的调控:

  1、方式。

  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参照一篮子货币、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进行浮动。这里的"一篮子货币",是指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篮子内的货币构成,将综合考虑在我国对外贸易、外债、外商直接投资等外经贸活动占较大比重的主要国家、地区及其货币。参考一篮子表明外币之间的汇率变化会影响人民币汇率,但参考一篮子货币不等于盯住一篮子货币,它还需要将市场供求关系作为另一重要依据,据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这将有利于增加汇率弹性,抑制单边投机,维护多边汇.

  2、中间价。

  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现阶段,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0.3%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3%的幅度内浮动率稳定。

  3、调整。

  2005年7月21日19时,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外汇指定银行可自此时起调整对客户的挂牌汇价。这是一次性地小幅升值2%,并不是指人民币汇率第一步调整2%,事后还会有进一步的调整。

  因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重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而非人民币汇率水平在数量上的增减。这一调整幅度主要是根据我国贸易顺差程度和结构调整的需要来确定的,同时也考虑了国内企业进行结构调整的适应能力。

5. 固定汇率制的作用

  固定汇率制(Fixed Exchange Rates)是指汇率的制定以货币的含金量为基础,形成汇率之间的固定比值。这种制定下的汇率或是由黄金的输入输出予以调节,或是在货币当局调控之下,在法定幅度内进行波动,因而具有相对稳定性。
作用如下:
 1、运用货币政策
  运用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调整贴现率使利率发生变动 , 引起本国币值发生变动和刺激国际资本流动 , 以引起外汇供求状况改变 , 进而引起汇率变动。当汇率上升,有超过汇率波动上限趋势时,该国货币当局常常提高贴现率 , 带动利率总体水平的上升。这一方面使通货收缩 , 本币实际币值提高;另一方面吸引外国资本流入 , 增加本国的外汇收入 , 从而减少国际收支逆差 ,使本币汇率上升、外币汇率下降 , 使汇率维持在规定的波动范围之内。当汇率下跌、低于规定下限时 , 则降低贴现率、带动利率总体水平的下降 , 使国内货币供给增加、本币对内价值降低、资本外流,本国外汇需求增加, 最终使汇率在规定的幅度内变化。
  2、调整外汇黄金储备
  一国为了满足其对外政治、经济往来需要,都必须保有一定数量黄金和外汇储备,黄金和外汇储备不仅是国际交往的周转金,也是维持汇率稳定的后备力量,还是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的手段之一。管理当局经常利用所掌握的黄金和外汇储备 , 通过参与外汇市场上的交易(买卖外汇)平抑外汇供求关系 ,以维持汇率在规定的上下限内波动。
  3、实行外汇管制
  一国国际收支状况异常严峻和国际收支长期恶化, 黄金外汇储备不足 , 无力在外汇市场上大量买卖外汇以进行干预, 则借助于外汇管制手段 ,如直接限制外汇支出、 甚至直接控制汇率的变动。
  4、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借款
  一国出现暂时国际收支逆差而且有可能导致汇率波动超过规定幅度、同时动用外汇黄金储备不足以干预外汇市场时 , 就可以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借款。这将减轻或避免为纠正国际收支不平衡而匆忙对本国货币宣布贬值、 或采取紧缩性宏观政策、或诉诸管制等非常措施给经济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5、实行货币法定升值或贬值
 当国际收支长期存在巨额顺差时 , 一般会导致该国货币汇率大幅度上浮 , 超过规定上限,货币管理当局应对本国货币进行法定升值,但是尽管顺差国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容易引起通货膨胀,可政府能够采用冲抵政策减少顺差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 其结果是顺差国货币法定升值的内在压力被严重削弱。而当国际收支长期存在巨额逆差、通过上述 1—4 种手段不能使汇率稳定时,货币当局就常常实行货币法定贬值 ( 以法令明文宣布降低本国货币的含金量 ) , 当货币贬值后与其他货币之间就形成了新的黄金平价 ,表现为外汇汇率上升。这样可以减少由于维持原来汇率而使本国外汇黄金储备流失 , 还可以提高本国商品出口竞争力, 增加出口收入 , 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也有利于维持新的汇率稳定。例如在 20 世纪60 年代以后 , 日本、联邦德国等国家经常存在巨额贸易盈余, 往往不愿及时使其货币升值以减少或消除国际收支顺差 , 实际上被迫采取汇率干预措施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是逆差国。据统计在 1947—1970 年间 , 共发生过 200 多次货币法定贬值 , 而货币升值仅有5 次。

固定汇率制的作用

6. 固定汇率指的是什么?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固定汇率是指一国货币与另一国家货币的兑换比率基本固定的汇率,固定汇率并非汇率完全固定不动,而是围绕一个相对固定的平价的上下限范围波动,该范围最高点叫“上限”,最低点叫“下限”。当汇价涨或跌到上限或下限时,政府的中央银行要采取措施,使汇率维持不变。在19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的金本位制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70年代初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都实行固定汇率制。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您满意,请采纳为最佳答案哟。
  再次感谢您的提问,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7. 固定汇率制的简介

固定汇率制指一国货币与美元或其他货币保持固定汇率的制度。固定汇率(fixed exchange rate)是在金本位制度下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通行的汇率制度,这种制度规定本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维持一个固定比率,汇率波动只能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由官方干预来保证汇率的稳定。固定汇率是基本固定,汇率的波动幅度限制在一个规定的范围内的汇率。在金本位制下,黄金输送点是汇率波动的界限。二战以后,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会员国的货币平价一律以一定数量的黄金或美元来表示,成员国的货币汇率,仅能按金平价之比在一定幅度内作上下限各1%的浮动。当某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波动超过这一幅度时,该国官方有义务将汇率波动限制在规定上下限之内。按照“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会员国必须确认美国政府在1934年规定的35美元折合1盎司黄金的官价。美国政府承担各国按此价格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当黄金官价受到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炒家冲击时,各国政府要协同美国政府进行干预。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基金组织各会员国的货币必须与美元保持固定比价。美国政府根据上述黄金官价,规定1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纯金,各会员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按各国货币的含金量与美元确定固定比价,或直接规定与美元的固定比价,但不得轻易改变。汇率波动幅度应维持在固定比价的上下1%以内。如果货币含金量的变动超过1%,必须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批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双挂钩,使美元等同于黄金,各国货币只有通过美元才能与黄金发生联系,从而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制度中的中心地位。在这一货币制度下,资本主义世界各国都用美元作为主要的国际支付手段,许多国家还以美元作为主要的外汇储备,有的甚至还用美元作为发行货币的准备金。因此,战后的国际货币制度实际上是一种美元本位制。

固定汇率制的简介

8. 汇率政策的介绍

汇率政策指一国政府利用本国货币汇率的升降来控制进出口及资本流动以达到国际收支均衡之目的。汇率政策的国际协调可以通过国际融资合作、外汇市场的联合干预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进行。在实际操作中,一国的汇率制度目标确定往往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也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而进行调整,但无论如何,在某一阶段,一国的汇率制度的目标总会相对固定。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