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描写了多少个人物

2024-05-13

1.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描写了多少个人物

一些研究《三国演义》的论著说,这个作品共写了400多个人物,大概就是依据这个“三国志宗僚”的数字。
罗贯中本中,卷前“三国志宗僚”一栏所开列的,蜀汉方面,上自刘备下至黄皓,共104人;曹魏方面,上自曹操下至陈登,共242人;孙吴方面,从孙坚、孙权至刘赞共131人。三方总共477人。这里面只限于帝王后妃、文官武将。而农民起义头领,以及渔樵耕牧等下层人物,都被排斥在外。 

一些研究《三国演义》的论著说,这个作品共写了400多个人物,大概就是依据这个“三国志宗僚”的数字。这是很不准确的。 

据粗略的统计,毛宗岗整理过的《三国演义》中有姓氏的人物,共有980多人。如果把其中的神仙道人如南斗、北斗,还有孔明的书童、水镜先生的牧童和一些无姓无名的妇女等,也算上的话,就有1100多人。可以说,《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文学中写人物最多的一部作品。 

这个作品在处理这众多人物的一个明显特点是,主次分明,详略得体。从而把他们组成为一个完整的历史画卷,真实地反映出三国时代的社会面貌。 

作品所歌颂的蜀汉集团的主要人物,如刘备、关羽、张飞和孔明等,是全书的主体,写来有始有终。其来龙去脉,为人作事,交代得一清二楚。不但写他们生前龙腾虎跃的战斗生活,而且还写他们死后幽灵的种种活动。比如,诸葛亮死后,英灵尚在,仍在维护着蜀汉的安全。关羽被害之后,阴魂不散,扼杀了对手吕蒙,吓煞了曹操,在战阵中保护着张苞,最后升天为神。张飞的冤魂,来到刘备跟前,诉说自己的被害,要求为他报仇。就连孔明的老丈人黄承彦死后,也能显灵。 

曹操、孙权集团中的主要人物,虽然也有始有终,但写他们只限于生前,而且许多人还不得好死,如孙策被刺死,周瑜被气死,吕蒙被扼死,曹操被伏皇后、董贵人等20个为他杀害的冤鬼“索命”而死。他们死了之后,就默默无闻,毫无讯息! 

次要人物,要么有始无终,要么一出现即被人砍死。这一些大多数是牙将、裨将之类,他们的出现大多数为铺垫主要人物。关羽“温酒斩华雄”时,在出阵之前,潘风、俞涉、鲍忠、胡轸等将,便连连被华雄斩死,造成了华雄的不可一世的气势,而关羽在温酒之间却斩了华雄,关羽的神威便在华雄之上。所谓“强中还有强中手,一山还比一山高”。潘风等四人一出场即死去,从艺术构思上来说,当然,他们也算是完成了任务,各得其所。 

等而下之者,往往只在介绍较主要人物时提到而已。比如写孔明出山时,就说到他的“四密友”——徐元直、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除徐元直得到较详细的描写外,其余三人只是提到一下,以后,就没有下文了。写刘表时,提到了“江夏八俊”,只点出了“八俊”的名字。 

人物虽然众多,经过作者的这样处置,显得主题突出,层次分明。有如群山起伏,连绵不断,又主峰突兀,气象万千。这一方面是作者“拥刘抑曹”正统观念所造成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杰出的艺术构思的体现。从这点上,也足以说明,罗贯中不愧是个大手笔~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描写了多少个人物

2. 被评为四大名著之一罗贯中创作的《三国演义》中,有哪些人物和故事?

《三国演义》中,有哪些人物和故事?
《三国演义》 
1.刘备,生于公元166年,死于公元223年。公元221年至223年在位。蜀汉昭烈皇帝,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县)人。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儿子。少年孤独贫困,与母亲贩鞋子、织草席为生,后与关羽、张飞于桃园结义为异姓兄弟。剿除黄巾军有功,任安喜县尉。经常寄人篱下,先后投靠过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为军师,率军攻占了荆州、益州、汉中。于公元221年正式称帝。在替关羽、张飞报仇时,大举进攻吴国,被东吴陆逊用火攻打败,不久病死于白帝城。世人也称他刘先主。 
2.诸葛亮,生于公元181年,死于公元234年。三国时蜀国政治家、军事家、天下奇才。字孔明,琅琊郡(今山东省沂南)人,号“卧龙”先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幼年丧父母,随叔父生活。

3.关羽,生年不详,死于公元219年,刘备的义弟,五虎大将排名第一位。字云长,河东解(今山西省临猗西南)人。曾在汜水关前斩华雄,虎牢关前战吕布而闻名天下。官渡之战前被俘,被曹操拜为偏军,封汉寿亭侯,为曹操杀了袁绍名将颜良、文丑。后千里走单骑,骑坐赤兔马,提一口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回到刘备身边。后攻曹仁于樊城,水淹七军,收降曹操大将于禁,杀庞德,让华陀刮骨疗毒,威名远扬。但终因骄傲轻敌,刚愎自用,兵败麦城,被孙权所杀。一生重情义,智勇双全,武艺绝伦。 

4.张飞,生年不详,死于公元221年,刘备义弟,五虎大将中第二位。字翼德,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曾在虎牢关与关羽、刘备一起迎战吕布。长坂坡桥头上一声吼,吓退曹操百万军。葭萌关夜战马超,巴西大战张,一支丈八蛇矛勇冠三军。刘备入川以后拜为本骑将军,封西乡侯。公元221年为替二哥关羽报仇,同刘备起兵攻伐东吴。临行前,因鞭挞士卒被部将范疆、张达刺杀。 

5.魏武帝曹操,生于公元155年,死于公元220年。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园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从小聪明机警,有侠气。黄巾军起义爆发时,任骑都尉,参加剿除黄巾军。从建安二年到十六年(公元197年至211年),先后用兵打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统一北方。曾在赤壁被周瑜、诸葛亮用火攻战败。建安二十一年,受封为魏王,四年后,病死于洛阳。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 

6.司马懿,生于公元179年,死于公元251年,三国时魏国大将。字仲达,河内温(今河南省温县)人。熟悉兵法,多智谋,善于玩弄权术。曾多次出师与诸葛亮斗兵法。曹芳任皇帝时,他和曹爽同受曹睿遗诏辅政,后乘曹爽出城游猎时,发动政变,杀了曹爽,代为丞相,封晋王,执掌国政。死后被孙子司马炎追尊为晋宜帝。 

7.孙 权 

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父孙坚,自称为春秋时大军事家孙武之后。曾任长沙太守,封破虏将军。兄孙策,为讨逆将军,封吴侯。 

孙权15岁被举为孝廉、秀才,任阳羡(今宜兴)长,代行奉义校尉。公元200年其兄孙策遇害,孙权承父兄之业,保有江东。曹操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公元203、205年,先后两次出兵镇抚了山越(即秦汉时的百越),稳定了江东六郡的局势。公元208年,率大军亲征黄祖,夺得江陵,复与刘备联合,获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公元211年,移治于秣陵,次年改为建业(今南京市)。公元211年,刘备为报关羽之仇,亲率大军伐吴。孙权一方面以陆逊为大都督迎战,一面向魏文帝曹丕称臣,被曹丕拜为吴王。次年三月大破蜀军。公元229年,曹丕死,孙权即正式建立吴国,称帝,都建业。公元252年病逝。 

8.周 瑜 

周瑜,生于公元一七五年,死于公元二一○年,东吴大将。字公瑾,庐江舒(今安徽访庐江东南)人。出身官宦之家,仪表英俊,聪颖过人,多谋略,人称周郎。孙策死后与张昭共同辅佐孙权,任大都督。建安十三年(公元二○八年)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吴蜀联合,火烧赤壁,大破曹军,名传华夏。后进取南郡时,被曹仁的伏兵射伤。为人器量狭小,阴狠刻毒,见诸葛亮比自己高明,便处处加以暗算。后被诸葛亮三次激怒,箭疮发作而死。 

9.鲁 肃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人。从小丧父,靠祖母抚养。他少有大志,轻财好施,喜欢习武骑射,所以,在当地颇有名,袁术在寿春(今安徽寿县)称帝,特任命他为东城长。鲁肃辞不受命。周瑜任居巢(今安徽桐城)长,曾请鲁肃资助军粮。鲁肃慷慨地指给他一个装有三万斛粮食的大粮仓。周瑜感激不已,遂结为知己。 

公元200年,鲁肃在周瑜的引荐下归附孙权。孙权非常器重鲁肃,与他“合榻对饮”,议论时事。鲁肃劝孙权“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三国志.吴志.鲁肃传》)孙权很佩服他的才能。公元208年赤壁大战时,鲁肃为赞军校尉。他首先向孙权提出了联刘拒曹的战略方针,并出使刘备处,以促成孙刘联盟。公元210年,周瑜病逝,鲁肃被任命为奋武校尉,领周瑜军,驻扎在江陵。后来,转屯陆口,被授予汉昌太守、偏将军。次华 (214年),转横江将军。公元215年,驻兵益阳(今湖南益阳市)。公元217年,鲁肃病逝。 

10.赵 云 

赵云,蜀国五虎大将第三位。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以勇敢善战著称。原为公孙瓒的部下,后归刘备。刘备被曹军打败于当阳长坂坡,赵云六进六出曹操百万军中,救出了甘夫人与阿斗。刘备东吴招亲,赵云领军护卫,后拦江截救阿斗,一杆长枪,神出鬼没,浑身是胆,一生征战无数,屡建奇功,后拜翊军将军,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公元二二七年随诸葛亮进攻关中,失利于箕谷,退回汉中,不久病死,享年七十三岁。 后人有诗赞赵云说: 

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 
汉水功勋在,当阳姓字彰。 
两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 
青史书忠烈,应流百世芳。 
《三国演义》中最主要的三大战役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火烧连营) 。
例一:官渡之战
北方曹操势力壮大令袁绍不安,故举兵进攻许昌,两军对垒官渡。曹操兵弱粮少,但将士用命;袁军兵强粮足,但军心涣散,且绍优柔寡断而多疑,不用许攸之计。许攸转而投靠曹操,操用许攸计策,亲自带兵夜袭乌巢,烧毁了袁军的粮草,袁军全面溃败。(见《三国演义》第30回)
例二:赤壁之战
曹操率军八十万取荆州后,虎视江东。为抗衡曹操,孙刘联盟,委任周瑜督军五万,与曹军对峙赤壁。联军依据长江天险,并通过“反间”制乱,“苦肉”诈降,计设“连环”,巧“借”东风,最终一把大火把曹军战舰为灰烬。(见《三国演义》第48、49回)
例三:彝陵之战(火烧连营)
为替关羽报仇,刘备挥军攻打东吴,连连告捷。孙权命陆逊总督东吴军马,陆以静制动,等待破蜀良机。由于天热难耐,刘备让蜀兵避暑林中,陆趁机调动各路军马火烧蜀军营寨七百里,刘备损兵折将,全面溃败,幸亏赵云救驾,才逃到白帝城。 
简述《三国演义》中的一个外交故事。
例一:“诸葛亮舌战群儒”
在曹操拥兵南下的危急关头,诸葛亮自请出使东吴促成孙刘联盟,共同抗曹。在东吴的朝堂上,诸葛亮沉着冷静,通过分析天下形势,分析敌我军事实力,以雄辩的口才舌战群儒,有力批驳了东吴儒生的“降曹”论,并最终智激孙权周瑜,促成了孙刘联合抗曹的统一战线。(《三国演义》第43回)
例二:单刀赴会
鲁肃在陆口临江亭宴请关羽,索要荆州,如其不从,便欲杀之。关羽明知是计,却独驾小舟,只用亲随十余人,单刀赴会。席间关羽谈笑自若,巧辞拒绝鲁肃的要求。最后佯推酒醉,右手提大刀,左手挽鲁肃,直至江边才放手道别。鲁肃被吓得魂不附体,东吴伏兵亦不敢妄动。(《三国演义》第66回)

简述一个体现诸葛亮“智谋过人”的故事。
例一:三气周瑜
周瑜在南郡与曹仁大战中了毒箭,孔明趁机占领南郡、荆州等地,周瑜大怒,伤口破裂;后周瑜设下美人计,孔明将计就计,致使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羞愧,再次生病;周瑜想用“假途灭虢”之计取荆州,又被孔明识破而兵败,周受此三气而亡。
例二: “赔了夫人又折兵”(第二气)
孙权向刘备讨还荆州遭拒后,周瑜向孙权献上“美人计”;用孙权的妹妹为诱饵,将刘备骗到东吴,逼还荆州。诸葛亮将计就计,让刘备前往,并给了赵云三个锦囊。后刘备一行人按照锦囊中的策划,私会乔国老,智激孙夫人,又再气周瑜,使得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
空城计
诸葛亮失守街亭。司马懿亲率大军扑来。诸葛亮身边没有作战力量。诸葛亮于是披上一件宽大长衫,戴一顶便帽,登上城楼,凭着楼上栏杆端端正正地坐下,点燃香,安然自得弹起琴来。司马懿来到城下,看不出丝毫破绽。忽然他神色一变,忙下令马上撤退。 

(本文摘自《百度文库》多篇相关文章。)

3. 在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中,到底哪个人物最重要呢?

在中国四大名著中,《三国演义》向世人生动形象的展现出当时的天下形势,也充分的说明了“乱世出英雄”这句话。在《三国演义》中有着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比如刘备、司马懿和曹操等等,但是如果要问哪一个人物是一定不能缺少的话,这个人就是曹操。在小说中曹操是一个奸雄,罗贯中将曹操这位反面人物描写的淋漓尽致,尤其是他阴险、无情、冷酷的形象。
罗贯中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他在写《三国演义》的时候受到了当时的局势所影响。在元朝的时候,当时一共将人分为四种,而汉族是地位最低的,所受到的压迫也是最严重的。于是在人们受不了压制的时候就会选择反抗,所以才有了后来朱元璋推翻元朝的统治。于是罗贯中受到了这样的影响,就将刘备等人写成正面角色,而曹操等人就自然成了反面角色,而且这个结果也对应了当时大部分人的需求。
在历史上的曹操可谓是一个奇才,无论是在军事和政治,还是文学上都是有非常高的成就的,而罗贯中用曹操来作为刘备的对手可谓是煞费苦心了。因为曹操这个反面人物已经是非常厉害的了,从另一方面就体现出刘备的才能也是非常出众的。尽管曹操是一个反面人物,但曹操的出身并不低,曹操的父亲是汉灵帝时期的宦官,而后来汉朝的灭亡也会宦官有着很大的关系。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如果将刘备描写的几乎无敌的话,那么这本小说就不会成为经典了,正是因为曹操这个人物的牵制,所以才能够充分体现出当时的局势。而且按照曹操的才能才看,统一天下是很有可能的,但如果写曹操统一了天下的话,那么就会和当时的思想不符合,所以就将曹操这个人写成了反面人物。

在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中,到底哪个人物最重要呢?

4. 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的背景

汉代灭亡,做为后代,刘备为了继承汉室血统,担负起使命.后来具体的故事就是三国演义里面的内容了

《三国演义》用“依史以演义”的独特的文学样式,描写了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的近百年历史。“依史”,就是“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对历史的事实有所认同,也有所选择,有所加工;“演义”,则渗透着作者主观的价值判断,用一种自认为理想的“义”,泾渭分明地去褒贬人物,重塑历史,评价是非。统观全书,作者显然是以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民众的心理,表现了对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创造清平世界的明君良臣的渴慕。这也就是《三国演义》的主旨。 

作为明君良臣的主要标志,就是能在政治上行“仁政”,人格上重道德,才能上尚智勇。 

自从孟子精心设计出一套“民为邦本”“仁政王道”的社会政治蓝图之后,中国历代的知识分子一直为之奋斗不息,也为广大的百姓向往不已。小说在以蜀为中心,展开三国间的错综复杂的争斗故事时,就把蜀主刘备塑造成一个仁君的典范。刘备从桃园结义起,就抱着“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理想。一生“仁德及人”,所到之处,“与民秋毫无犯”,百姓“丰足”,所以“远得人心,近得民望”,受到人们的普遍爱戴。当他被吕布打败,匹马逃难时,“但到处,(村民)闻刘豫州,皆跪进粗食”。后曹操大举南下,竟有十数万百姓随同刘备赴难,虽然情势万分危急,他亦不肯暂弃百姓。他爱民,也爱才。待士以诚信宽厚,肝胆相照,故如诸葛亮与五虎将等一代英豪,都能终生相随,君臣间的关系“犹鱼之有水也”。刘备就是作者理想中的“仁德”明君。他手下的大臣也都有“救国救民之心”,如赵云就明确表示过:“方今天下滔滔,民有倒悬之危。云愿从仁义之主,以安天下。”诸葛亮在临终前,还手书遗表教后主“清心寡欲,薄己爱民;遵孝道于先君,布仁义于寰海”。这都寄托着作者仁政爱民的理想。 

与刘备相对照的是,作者又塑造了一个残暴的奸雄曹操。刘备入川时,曾对庞统说:“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耳。”曹操也是一个“人杰”,小说中王粲就说他“雄略冠时,智谋出众”。有时为了笼络人心,也略施权术,以示有“宽仁大德之心”,因而能平定北方。但他心灵深处所信奉的人生哲学是“宁使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热情款待他的吕伯奢一家,竟被他心狠手辣地杀得一个不留。他为报父仇,进攻徐州,所到之处,“尽杀百姓”,“鸡犬不留”。对部下,更是阴险、残酷,如在与袁术相持时,日久缺粮,就“借”仓官王垕的头来稳定军心。其他如割发代首、梦中杀人等等,都表现了他工于权谋,奸诈、残忍,毫无惜民爱民之心。与此相类的,如董卓、袁绍、袁术、曹睿、孙皓、刘禅等,既无曹操的雄才大略,却似曹操那样轻民、残民,因此必然走向灭亡。如董卓就将“民为邦本”之说视为“乱道”,说:“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他专肆不仁,杀人如麻,闹得“罪恶贯盈,人神共愤”。最后暴尸之时,“百姓过者,手掷董卓之头,至于碎烂”,“城内城外,若老若幼,踊跃欢忻,歌舞于道”。这种对于蔑视黎元、残杀无辜的乱臣贼子的愤恨,正反映了广大民众对于仁政的渴慕。 

《三国演义》在人格构建上的价值取向,是恪守以“忠义”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全书写人论事,都鲜明地以此来区分善恶,评定高下,而不问其身处什么集团,也不论其出身贵贱和性别,只要“义不负心,忠不顾死”,都一律加以赞美。特别是对诸葛亮的忠,关羽的义,作者更是倾注了全部的感情,把他们塑造成理想人格的化身。诸葛亮的一生,连他的敌人也佩服他“竭尽忠诚,至死方休”。如第四次伐魏时,形势大好,后主却听信谗言,将他召回。此时,“如不从之,是欺主矣;若从之而退兵,祁山再难得也”,在“正好建功”与完善道德的两难之中,他还是为了维护“忠”的人格而放弃了千载难逢的建功良机。关羽死守下沛,身陷绝境时,就决心为义而死。后来又是从大义出发,身在曹营心在汉,不为曹操的金钱美女所动心。当他一旦得知刘备的消息,便挂印封金,夺关斩将而去。他们的忠义观念、道德品格显然是属于封建性质的,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小说通过赵云投刘备、徐晃归曹操、田丰为袁绍所忌等故事的描写,反复强调“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的思想,说明这种“忠”并不是忠于一姓之天下,也不是仅忠于“正统”的刘蜀,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灵活性。他们的“义”,又包含着“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民”的精神。因此,《三国演义》中以“忠义”为核心的道德标准,又与渗透着民间理想的政治标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反映着当时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心理。至于关羽为报昔日之恩,而在华容道上不顾一切地放走了曹操,也被小说的作者称之为“义重如山”。关羽的“义”在本质上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回报和温情,与江湖上流行的道德精神是息息相通的。关羽这个形象在民间越来越被神化,反映了广大民众对他的崇敬,而不仅仅是由于历代的统治阶级不断地予以尊崇、追封的结果。 

走出乱世,还得凭借军事上的实力和谋略上的成功。小说对于智与勇,都是予以歌颂的。比较起来,在描写三国间政治、军事、外交的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小说更突出了智慧的重要性。司马徽曾对刘备说:“关、张、赵云之流,虽有万人之敌,而非权变之才;孙乾、糜竺、简雍之辈,乃白面书生,寻章摘句小儒,非经纶济世之士,岂成霸业之人也!”他说的经纶济世之士,就是指诸葛亮。小说中的诸葛亮,不但是忠贞的典范,而且也是智慧的化身。他初出茅庐,就为刘备提出了据蜀、联吴、抗魏的战略思想。在通晓天时地理,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火烧博望”“草船借箭”“借东风”等,克敌如神;在深切地掌握敌方心理特点的情势下,巧妙地使用了骄兵计、疑兵计、伏兵计、反间计等,把敌人搞得晕头转向,其中如“空城计”“陇上妆神”等就是心理战成功的著名范例。特别是在对周瑜和孙吴方面,采取了既团结又斗争的方针,随机应变、趋利避害,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魏国的曹操、司马懿,吴国的周瑜、吕蒙、陆逊,蜀国的庞统、姜维等,尽管也都长于计谋,但与诸葛亮一比,就都相形见绌。《三国志·诸葛亮传》曾说:“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小说却一反其说,把他的谋略胜算写得出神入化,这无疑是寄托着人民的理想。诸葛亮的惊人智慧和绝世才能,实际上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各种斗争经验和智慧的总结。 

《三国演义》把蜀国的刘备、诸葛亮、关羽等君臣作为理想中的政治道德观念的化身,仁君、贤相、良将的典范,而把魏国的曹操等作为奸邪权诈、推行暴政的代表,至于孙吴方面只是陪衬而已,因而具有明显的“拥刘反曹”的倾向。在历史上,曹、刘孰为正统的问题,从来就有不同的看法。在正宗的史学著作中,大致自朱熹的《通鉴纲目》起,一般都奉蜀国为正统,以魏、吴为僭国。至于在民间流传的故事中,从来就有尊刘贬曹的倾向。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刘备是“帝室胄裔”,多少有点正统的血缘关系;二是刘备从来以“弘毅宽厚,知人待士”著称,容易被接受。特别是在宋元以来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候,“人心思汉”“恢复汉室”,正是当时汉族人民共同的心愿,因而将这位既是“汉室宗亲”,又能“仁德及人”的刘备树为仁君,奉为正统,是最能迎合大众的接受心理,符合广大民众的善良愿望的。 

作者从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出发,融合着千百年来人民大众对于明君贤臣的渴望心理,把刘备、诸葛亮等人作为美好理想的寄托。根据儒家的思维逻辑,“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或“天下土地,唯有德者居之”。但历史的发展恰恰是事与愿违:暴政战胜了仁政,奸邪压倒了忠义,全能全知、超凡入圣的诸葛亮竟无力回天!诸葛亮临终时哀叹:“吾本欲竭忠尽力,恢复中原,重兴汉室,奈天意如此,吾旦夕将亡矣!”小说最后也用了这样的诗句作结:“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作者无可奈何地将这一场历史悲剧归结为“天意”或“天数”。所谓“天数”,与其说是肯定了客观历史进展的理则,还不如说是流露了作者对于理想的幻灭、道德的失落、价值的颠倒所感到的一种困惑和痛苦。一部《三国演义》表现了作者在理想与历史、正义与邪恶、感情与理智、“人谋”与“天时”的冲突中,带着一种悲怆和迷惘的心理,对于传统文化精神的苦苦追寻和呼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一部悲剧,也是一部呼唤民族大众传统文化精神的史诗。

5. 罗贯中著述《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有成就的长篇历史小说,也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
罗贯中,名本,表字贯中,别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说浙江钱塘)。他生于元代末年,逝于明朝初年。他聪明机智,富有谋略,胸怀天下,并有一定军事才能、政治斗争经验。据说,罗贯中曾作过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的幕僚。他生活的元末明初,社会动荡不安,人民颠沛流离,他过着避无定所的日子,四处漂泊。在义军领袖张士诚被朱元璋打败以后,罗贯中就退而从事历史小说的创作,《三国演义》是他的代表作。
早在晋代和南北朝时期,民间就广泛流传三国的故事。唐宋时,有许多艺人表演说唱三国故事。元代,三国故事更被大量地搬上舞台,今存最早的一部元代刊印的《全相三国志平话》是民间传说中三国故事的写定本,已初具《三国演义》的规模。书中有大量的不同于正史的附会与传说,这一未经文人润色的民间艺人作品,文笔粗糙,叙事简略。
正是在这些民间作品、传说、戏曲的基础之上,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利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他本人丰富的斗争经验,写成了这部波澜壮阔、影响深远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即《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描写了公元184年至公元280年间共97年的历史故事,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书的开篇写东汉末年统治阶级的腐朽昏庸,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人民纷纷揭竿而起,形成了声势浩大的以张角为首的黄巾大起义。其次写大小军阀对农民起义军的镇压,董卓的凶残暴戾以及十七镇诸侯联合声讨董卓。董卓败亡之后,曹操权势日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稳固了北方之后,进兵江南,准备消灭孙权和刘备的势力。魏、蜀、吴三国鼎立对峙,相互争斗。最后西晋代魏,消灭蜀、吴,三国尽归司马氏,长期的分裂局面结束,中国复归统一。
在此书中,罗南中通过对三国纷争离合的故事情节描写,刻划了许多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典型人物。有人赞誉他塑造人物有三绝,即曹操奸绝,刘备义绝,诸葛亮智绝。作者从正统观念出发,表明了拥刘反曹的思想趋向,故而,他将刘备描写成宽厚仁爱,坚守信义的典型。刘备初作安喜县尉时,就“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在新野,老百姓歌颂他:“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他知人善用,用人不疑对贤士推心置腹,受人敬仰。比如,他初见赵云之时,就起敬爱之心。在长坂坡,张飞等人都怀疑赵云去投奔曹操了,刘备却毫不怀疑地说:“子龙从我于患难,心如铁石,非富贵所能动摇也。”对待诸葛亮,他的始终敬爱信任,更是人所共知的,从三顾茅庐到临终时的白帝城托孤,无不体现他对诸葛亮的由衷信赖。
曹操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他在杀吕伯奢全家时说的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他一生的为人准则。《三国演义》中奸雄曹操残酷、诡诈的性格与刘备的宽厚、忠义形成鲜明对比。曹操为报父仇,进攻徐州,所到之处,大杀百姓,还掘墓鞭尸。他为了追查在许都纵火的耿纪的余党,用讹诈的卑鄙手段将300多人尽行斩杀。再如,他痛恨祢衡,却借黄祖之手杀之;忌恨杨修,却加之以扰乱军心的死罪。他生性阴险、残忍、善疑,为防范行刺而“梦中杀人”,所有的行为,都体现了他那一代奸雄的本性。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一书中光彩四溢的人物。这位手持羽扇,温文尔雅的书生,不同于那些“笑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的文人,他神机妙算,具有惊人的智慧和绝世的才华。对政治、军事、外交无所不能、无所不精,对天下大事了如指掌。初出隆中,就向刘备提出据蜀、联吴、抗魏的长远战略思想。赤壁之战,他有胆有识,孤身来到吴国,舌战群儒,终于争取到强有力的同盟。他三气周瑜,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为了天下大业,“鞠躬尽卒,死而后已”。他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典型,是忠贞和聪明智慧的象征。
《三国演义》在重要战役和战争场面的描写上极富特色。官渡之战、夷陵之战、赤壁之战等都非常精彩。《三国志》中有关赤壁之战的文字甚为简略,不过寥寥数语。但到罗贯中笔下,则用八个回目,四万字左右的篇幅将这一战役渲染得波澜壮阔、淋漓尽致。从决策阶段的诸葛亮出使东吴、舌战群儒、说服孙权、周瑜联合抗魏,到备战阶段,周瑜分析曹操派人诈降均被周瑜识破并加以利用,而诸般妙计都不出孔明的意料。最后写火烧赤壁的场面,硝烟弥漫,刀光剑影,一片火海,场面壮观,情节紧张,惊心动魄,扣人心弦。这种磅礴气势充分显示了罗贯中丰富的想像力和高超的写作技巧。
《三国演义》对后世的影响是惊人的。它的出现,标志着历史小说的辉煌成就。从此,历史小说大量兴起,层出不穷。在戏曲中,也由此出现大批三国剧目,历代盛演不衰,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书中的奇谋妙计,战略战策,对后世的农民起义产生很大的启发,张献忠、李自成及洪秀全等人皆从中得到不少启示。这部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小说,体现了作者罗贯中高度的智慧、惊人的才华及独具的匠心。罗贯中和他的《三国演义》将永远流传在世间,魅力永存。

罗贯中著述《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 《三国演义》刻画了哪些人物形象?

1、曹操的性格特征: 他阴险、奸诈、好弄权术又暴戾、狡诈、野心勃勃,但他有着过人的胆识才干,谋略超群,求才若渴、用人惟才又自负猜忌。
2、刘备的性格特征:刘备有着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在当时十分难能可贵。刘备性格的核心是“忠义”。他还是一个善于招揽人才,有着胆识、胸襟和谋略的人杰。
3、关羽的人物特征:关羽性格的核心特征是忠义,称为“义绝”。关羽更是一个武艺超群、有着崇高道德修养的济世之才。关羽身上也有着生性骄傲、听不进劝谏的弱点。
4、张飞的性格特征 : 张飞是生性耿地、精犷;也有粗鲁、莽撞的一面。张飞敢爱敢恨、爱憎分明;勇猛更是性格最为突出的一面。张飞虽是一员武将,却粗中带细,有时也有一定的。 
5、诸葛亮的性格特征: 他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有着胸怀坦荡的大智慧。忠贞不渝、为国为民的道德力量的代表。高尚人格、超凡意志力量的表率。

扩展资料《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三国演义》以人物为载体形象地衍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仁、义、礼、智、信、勇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
《三国演义》通过魏、蜀、吴三国的故事,揭示了“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发展规律。
作品自始至终贯穿着“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体现了人民群众拥护明君、向往和平和憎恶暴君、反对动乱的愿望。
作品通过“桃园结义”的故事,极力宣扬了刘关张的义气,从而表现出明显的“信义”思想。
参考资料:三国演义-百度百科

7. 罗贯中是如何写出《三国演义》的?

罗贯中在杂记、遗闻佚事、野史小说、民间传说及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运用正史陈寿的《三国志》及其注释材料,结合他在创作上的才华,融会贯通,重新创造,写成了这部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古典历史名著《三国演义》。

罗贯中是如何写出《三国演义》的?

8. 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的背景

《三国演义》的素材主要来源于两个途径:
  
 1、是关于三国史事的历史文献;
  
 2、是民间不断流传的三国故事和民间创作。
  
 一方面是上千年所积累和深化的史学家对三国历史的叙述和评价,另一方面是历朝历代民间三国传说的不断演化丰富,它们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创作背景:
  
 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由此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